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

影星之地位幾何?

按一般人之看法,影星彷彿很有社會地位。然會否流於片面?重點其實在於市場:電影有市場,影星才有生存空間。需求越大價值越高,如此才有地位也。於電影市場興旺時,影星身價百倍;一旦影市一蹶不振,乃不見多少天價明星也。


就以港產片論,真正有些地位之影星,通常是出道於港產片全盛期——最典型為「兩周一成」,即周潤發、周星馳、成龍是也。反之觀乎現今港產片,確實看不見有多少是真正稱得上影星:說明是「星」,前提是受矚目,甚至可呼風喚雨也。

舉一例子:近廿年除古天樂,實在舉不出尚有哪些港產片標杆人物。對比舊時不止周潤發、周星馳、成龍三人,當今委實差太遠也。(電影《竊聽風雲》截圖)

又如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,很多影星不一定是美國人:好些或來自英國、澳洲、加拿大之類。而在英、澳、加,其影市根本成不了氣候:當地電影人倘不選擇投身荷里活,沒發展機會也。

荷里活影星中最經典非史泰龍(Sylvester Stallone)莫屬:觀乎荷里活歷史,影星中名氣、級數能與史泰龍相比者不多,迄今亦是,蓋因史泰龍已是神級地位也。(電影《Rambo》截圖)

歐洲則法國電影尚有些市場在,電影人還有點地位:德、意等之情形是,不見有什麼電影明星也。

日本之情形則是明星拍電視劇成功些——拍劇才有地位也。

熟悉日本影視之朋友必知木村拓哉為何許人:然倘回顧其影視生涯,其代表作大致是連續劇居多,反而少有電影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另一方面並非每一電影人都能名成利就:很多時候哪怕贏得拍片機會,一票房失利,永世不得翻身也。即如美國之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,有失敗作品在,投資者乃常對之有戒心也。當然要多看幾部才看到些眉目:又以Michael Cimino而言,就是連續多部作品失利也。

從整個行業角度看,電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:大家會見史提芬史匹堡拍出很多賣座作品,然大家都會忽略,與此同時,亦有千千萬萬個Michael Cimino也。

按像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那種失敗之電影人,於電影界中實平常不過:始終要像史匹堡般成功,萬中無一也。(網上圖片)


從很多成功之電影人看,尚有一個很重要因素是不能忽略:比如「兩周一成」,他們出道前都是受過訓練。成龍是學京劇出身——因此背景,起先由龍虎武師做起也;而周潤發、周星馳則是電視台訓練班出身——哪怕只算速成班,到底是個機會讓人打穩根基也。人之成功不是看表面:背後之訓練既相當重要,亦是常受人所忽略也。

當然不是說受過訓練就一定名成利就:然要成功,根底不可或缺也。

回顧成龍之電影生涯,其人小時受過之京劇訓練,才是成龍能立足於影圈之根本:道理很簡單,成龍在片中那些動作,多少是有小時習戲之成分在也。(電影《重案組》截圖)

同樣周星馳之演出亦非胡來:主要還是在電視台訓練班受訓時,已打下根基也。(電影《百變星君》截圖)

從另一角度看,倘電影沒市場,這些訓練班之存在價值又幾何?亦是大困難也:從歷史角度說,永遠是時勢造英雄也。且搞訓練班總得要成本:要前瞻性般預料到影視行業之興衰,實談何容易哉?行業不穩定也。

又以古天樂作例,其人很可能是眾多從電視台出身而名成利就之影星中,最後一代:之後整個影視圈缺乏如此訓練場所,亦因之新人走不上枱面,常為人所詬病也。能怪誰?搞訓練班總得要成本也。(電影《竊聽風雲2》截圖)


總之關鍵還是時勢:明星之所以是明星,市場需要而已。尤其當娛樂多元化以後一如現今,電影明星之地位,反而大不如前也。

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

漫論中國影市

很多人說論票房最有希望還在中國,何也?大概是看在中國是個巨大市場——很多領域之商品皆如是。比如,奢侈品於全球,相當一部分為中國所買也;而買車亦暢旺非常——舉例有歐洲品牌曰瑪莎拉蒂,本來近乎殭屍企業,就因中國市場,鹹魚翻身也!

而電影市場亦是乎?從數字看似是證明:比如2008年以前,中國影市倘有兩億票房已算不錯;然近七、八年來,動輒可以有二十億——十億票房反而是強差人意也。

說中國市場重要重點是在於:一個品牌倘能成功立足於中國市場,有鹹魚翻身之果效也。像圖右者為瑪莎拉蒂:倘不明就裡,或會以為是什麼中國品牌,然事實上是,只是一個近乎殭屍之歐洲品牌,只因有中國市場,即鹹魚翻身也!(網主圖片)


竊以為中國電影市場大爆發,大概始於2007-08年:在此之前,根本沒多少電影有逾億票房,甚至連荷里活電影亦然。就自這段年份起情況有不同:破億之影片頻頻增多,由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以至國產片皆有也。比如,《阿凡達》曾一度於票房排行榜中第一名也。

應當注意者是能票房逾億者除荷里活,主要還是國產電影:其他國家電影鮮有破億,尤其日本,更無一部也。

而港產片人於中國市場裡嚴格上,是可歸納為國產電影:比如演員名單,通常港片中人僅佔一半也。

倘回顧回,《阿凡達》於中國大賣究其實與其作品質量關係不大:有云當強風吹起時,就連雞亦會飛起來也。(《阿凡達》電影截圖)


通常鮮有人提及中國電影市場有一很大特點,那就是在發展軌跡上,是先有電視,然後才有電影。這與先進之邦很不同:如荷里活是電影受到電視之崛起而深受壓力;日本說亦是先有電影黃金年代(至1970年代為止),之後電視劇流行(1990年代左右);歐洲則亦雷同——電影反而不及電視劇也。

中國之情形是很奇怪:正常既然有電視劇,則有必要另外付費,去外出觀影乎?除非電影有獨特賣點也。於是按理,該是中國電影永遠上不起來才是:電影動軏十多廿億票房,哪怕中國市場甚具規模,亦不該如此也。

所以中國影市有另一怪,那就是觀眾觀影前,是要先看影評:深怕物非所值也。而如何才物有所值?究其實亦難定論:起先炎黃子孫腦海一片混沌,不辨優劣,形成什麼電影都有票房;換轉是荷里活,除非是大片,才有賺錢之機會也。

中國電影市場一個奇怪地方是注重影評:主要因由在於倘沒什麼特別理由,普通觀眾寧可選擇追劇,亦不外出觀影也。(電影《泰囧》海報)


換言之就是中國之電影市場,整體是不成熟:亂象叢生,不可免也。而事實上其他商品市場亦是:最常見之情形是質量不佳也。反映在中國影市正是爛片泛濫:某些片是片商、投資者欲以小本賭一把,於是省得就省,以求小刀鋸大樹也。甚至到底這些影片適合炎黃子孫口味與否,片商亦不顧及:一個典型為抄襲日、韓也。

按小刀鋸大樹意圖最明顯者當為港產片:大概是港產片積弱多時,於是翻抄一些舊橋段,以為可吸引炎黃子孫,藉機翻身也。(電影《澳門風雲》截圖)

朋友或許會問:如何才為之成熟?拿先進之邦對照,歐、日市場早已一池死水,可以不理;學荷里活倒非不能,端看市場規模——只要有足夠收益保證到,就能效法也。

一個典型代表為吳京:一般認為《戰狼》是開端,可是第一輯尚未算大製作;要到《戰狼2》才是里程碑——吳京以荷里活之手法拍攝影片,於當其時,尚不被大家理解。至《戰狼2》一上畫,票房竟一路飆升,最終五十六億收官:從觀眾觀後反應看,四個字,熱血沸騰也。

於吳京拍《戰狼》系列時資金已是一大麻煩:一般投資者不相信中國學荷里活拍大片是有市場。而為此,吳京幾要變賣家產盡地一拚──弄不好,窮途末路也。(電影《戰狼2》截圖)

而兩年後《流浪地球》,亦開拓了另一天地:當其時同樣是沒人能理解,甚至差點找不到人參演。直到吳京加盟,又刷寫出新篇章:據吳京回應稱,過去中國拍科幻片一直沒人嘗試,可是總要有人踏出第一步也。

嚴格說來《流浪地球》並非吳京主持開拍:而是當時主創團隊眼見製作無以為繼時,才找來吳京助一臂之力也。(電影《流浪地球》海報)


於是乎中國電影市場即誕生一票房保證——吳京也。舉例吳京本人從影以來所累積之票房,長年居於首位;且其誇張程度,是其他人望塵莫及——單《戰狼2》、《流浪地球》兩部,已貢獻不少也。

站在荷里活角度,吳京其實不算什麼:吳京之成功主要是建基於中國所有電影人當中,只有吳京才掌握到電影市場之邏輯。而什麼邏輯?荷里活一套也。對比之下其他人,只是拍些小打小鬧──與電視劇無異也。可是另一方面,對於中國影視界,倘像吳京般仿傚荷里活拍大片,風險又確實太大──最主要問題是於先前,中國沒成功例子也。

換言之吳京之成功除是基於自己之膽識──人和也,天時、地利之配合更重要:對比歐、日,後兩者最大困難是她們缺乏龐大市場支撐,形成收益上,不容許學荷里活也。

對很多國家說,學荷里活最大難關究其實不在技術,而在市場──以她們之市場規模,不足以獲得龐大收益,何況能賣埠乎?(電影《侏羅紀世界3》截圖)


之前說過很多國家之影市都有一個興衰周期:且一旦衰落,通常不會復興。而且揆諸全球,就只有荷里活能擺脫此點:中國可以乎?只是當中國社會慢慢成熟起來時,娛樂種類增加,則屆時觀影能尚有市場乎?當由市場爆發年份開始計起,計算一下,大概好景不會有多少年也。

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

說電影興衰周期

按很多行業都有一個景氣周期,即一段時間興盛,之後衰退:而且不幸者是,很多例子情況是一旦衰退,通常難復舊觀,或永遠不復甦也。其原因有很多:總之各有各自身遭遇,一言難盡也。

倘以電影而言,不但港產片,各國電影市場除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,幾乎只有一個鼎盛時期——即是說一衰退,無翻身之日也。而此一興盛時期有人評論過,一般廿五年左右,然各國情況不一也。


就舉日本作例:大概1970年代以後,即一池死水也。在此之前日本影市尚有一段火爆年代:剛好在1970年代步向衰退時期,亦是電視於日本普及之年代也。

自1970年代以後將近半個世紀裡,確實未曾聽聞日本電影到底有何看頭,動畫除外也。(電影《柳生一族的陰謀》截圖)

又如歐洲影市:只有法國尚能維持一定局面,然一旦今昔對比,今天實不過爾爾也;而德、意之影市則更糟:尤其今天,潰不成軍,彷彿不成市場也。

同樣將近半個世紀,歐洲電影除法國偶爾有些突破,其他國家皆不值一提也。(電影《Leon》截圖)

再舉港產片作例:倘假定1994-95年為衰退點,其興盛周期大概是1969-70年左右開始也。只是在筆者看來,五、六十年代或更前之影市,不見得一片死寂:需知其時看電影,亦是為數不多之娛樂也。只是可以肯定1995年以後,港產片確實未嘗好景也。

荷里活之情形或較特別,主要是幾十年來,都能維持相當數目之產量,而且靠大片制度,即能橫掃全球──各國學不來也。(電影《侏羅紀公園》截圖)

有解救餘地乎?倘能,恐怕不會直到今天依舊困局不改:結構性問題也。


個人以為主要是涉及娛樂模式之轉變:按舊時之選擇整體不像現在,未算千變萬化,因之大眾對觀影,當然多少有些需求。歐美日之市道就是如此帶起:到電視興起,電影先被刮走一部分觀眾;而體育比賽亦分散另一部分觀眾之注意力。到互聯網年代更加毋庸多言:連電視生存亦有困難,遑論電影也。

與電影、影院比較,電視劇之最大好處莫過於能免費去看,而且安坐家中即可也。(電視劇《ER》截圖)

而說到電視年代之競爭,則主要是電視所吸納者,主要是女性觀眾——女人通常追劇為主,且劇集之模式,合女性多些也。電影主力針對男人,則一點不奇怪:一般而言男主外女主內,綜觀各國皆如是也。超級大片所流行之元素,比如爆炸、飛車、炮彈之類,擺明就是男士之偏好也。

某些國家例如球賽之類,亦對影市有競爭之效果:德國為例子也。

球賽對電影亦是競爭對手,蓋因兩者皆是圖個娛樂而已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至於互聯網之情形則是:哪怕一個短片即可吸引大量觀眾,對比動輒需兩個小時篇幅之電影,電影之優勢在哪?當然網上短片很多缺乏內容,然網絡世界之邏輯是,並非好故事就有市場也。

至於荷里活之所以為例外,主要是靠拍超級大片維持局面,並且市場面向全球——歐、日影市辦不到也。而港產片過去經過一些人之努力,又如何?事倍功半也。


換言之就是電影倘作為一個娛樂模式,發展到今天,越加尷尬也。倘說電影作為一個媒介、模式,面臨被淘汰之厄運——早在電視興建之年代,電影或克服到一點東西;一對陣互聯網時,難走運也。

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

荷里活華裔之空間

按華人影壇成功打入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,該是自李小龍開始:此後半個世紀時間,進軍者無數也。只是成績或者尷尬些許:重點不是成功者少,而是成功立足者通常只有基於一原因,那就是功夫背景也。

這其實不難明瞭:長期以來世界各地對中國文化之興趣,大抵只限功夫:其他則各色別人種之人才亦足夠優勝,何時輪到華人哉?欲競爭大不易也。


個人以為倘是失敗典型,周潤發正是:觀乎1990年代中周潤發進軍荷里活起,其人似沒多少戲開拍。第一部為《血仍未冷》(《The Replacement Killers》),惟只是低成本製作;之後不是演僧侶就是些近似怪物之角色——於荷里活,周之演出選擇非常少也。

事實上這是與周潤發之定位有關:整體而言周是以演技派見稱,可是這只能算是普通演員。對比荷里活一群,一點不突出也:以美國社會長期對亞裔之態度,教周如何爭取機會?荷里活對類似周那樣演員,根本沒有需求也。

對周潤發而言,於荷里活,更大問題是周本非功夫演員出身:如此一來單靠演技,不足以與其他族裔演員相比也。(電影《血仍未冷》截圖)

而說到打入荷里活最為成功者當屬成龍:早於1980年嘉禾即為成龍推出《殺手壕》(《The Big Brawl》)一片進軍荷里活,可是失利告終;而且還要跌跌磕磕多年,至1995年出演《紅番區》後,成龍才算立足於荷里活市場。

回顧成龍打入荷里活之路,第一部片《殺手壕》失利或可歸咎於成龍當時於港產片還未夠當紅;亦因此到1995年《紅番區》於北美票房大賣後,前後倒花了十五年時間也。(電影《紅番區》截圖)

另成龍之師兄洪金寶亦曾打入北美市場,不過僅演出《過江龍》(《Martial Law》)一劇而已。

嚴格說來洪金寶在美國僅拍攝過《過江龍》一劇,未算是荷里活一分子也。(《過江龍》截圖)

而女演員中於奧斯卡最為成功者莫過於楊紫瓊:即在去年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。

當回顧楊紫瓊之電影生涯,最主要還是其之動作演員身份,才使其人在荷里活,獲得一些空間也。(CNN新聞截圖)

此外不得不提者尚有周星馳:以功夫為題材夥拍荷里活公司,製作出《功夫》一片。而此片,為周星馳暫時唯一荷里活作品也。

按其時周星馳選擇拍攝《功夫》,除因與荷里活合作,尚是出於周本人為功夫愛好者也。(電影《功夫》截圖)

當然,以上例子僅一部分而已:可是綜合來看,確實成功者寥寥也!


就如此看來亦不得不說是宿命:按要在另一地方市場成功立足,最關鍵是自身有何獨特賣點,要不然競爭力何來也?另一方面功夫於海外能廣為推廣,李小龍只算是發現者:當年李在美國生活期間見當地人普遍對功夫有興趣,才順水推舟創建自己風格也。只要當地人受得起才叫成功:正如向一個愛吃蘋果者推銷蘋果,蘋果才能賣出也。

亦有人認為問題是出於歧視:所謂歧視之背後是反映需求之問題。就如當年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拍攝《龍年》一片票房不好,一個原因在於普通美國觀眾,不會對唐人街幫派鬥爭有興趣也!同樣情形倘發生於亞洲,亦未必對美國當地之社會話題感興趣──就算有,亦看不懂也。

按美國每年製作之電影動輒逾千──多得觀眾吃不消也。哪怕是先進如歐、日,其作品於美國市場,一樣處邊緣地位──只有法國電影例外,蓋因法國為電影發源地也。

換言之就是撇除功夫,港產片或華裔電影,尚有生存空間乎?一言以蔽之,各國觀眾興趣才為關鍵:倘勉強推銷,事倍功半也。

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

香港拍大片之努力

港產片製作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式大片於過去半世紀,不是沒人努力:主要還是比較斷續且較為碎片化,而且更大困難在於市場。什麼意思?

當比較一下,荷里活能持續不斷生產大片,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大片不止賣向美國,還是全球各地;反之港產片市場頂多集中於東亞地區,如南韓、星馬泰、菲律賓之類——東亞地區經濟發展整體不一,規模亦較狹小。如此一來製作大片對港產片,不是划算作法:製作粗糙不可免也。

嚴格說來如此困境並非香港獨有:幾乎各國皆如是也。即如歐洲,基本只有法國電影尚能一拚──法國為電影發源地也。其他諸如德、意或西班牙之類,能有何競爭力哉?又如日本,其電影早於1970年代以後即一蹶不振──而偏偏,還是於日本經濟起飛之時衰敗也。她們皆找不到市場,才是問題核心:除她們本土,賣埠困難重重也。而拍攝荷里活式大片?亦對她們不實際也。

從欣賞之角度,觀影當然是看重量級大片才有意思。只是成本在哪?要有效負擔,不免需在市場上開拓:然則談何容易哉?(電影《侏羅紀世界:統霸天下》截圖)


按其實早在1970年代李小龍回港發展時,於接洽邵氏過程中,其中一個條件是電影製作費用最少要達某水平——大製作之水平也。大概是李小龍在美國之日子中,逐漸發現大片主導是電影行業未來必然趨勢,於是回港發展時,才有如此要求也。只是對邵氏此等老派人看,作如是辦未免失諸荒唐:於當時,非人人能有如此遠見也。

倘按中式老派一套拍片,主要還是拍些婆婆媽媽,或較為文藝些之東西:作品格局自然小一點也。而邵氏是此中表表者:很多邵氏作品內容一看好似很文藝,卻又很不像,只是女性化些也。(邵氏電影《阿牛入城記》截圖)

而港產片引進西式製作手法之年代,一般被稱為新浪潮:當然不是邵氏帶動,反而是以嘉禾為首,配以一系列小型製片商、獨立製作人,引領一股風潮也。

這股風潮之背景是西化熱潮:於那個年代,穿牛仔褲、喝汽水或喝英語歌之類,曾經蔚為風潮(溫拿樂隊為典型)。或富有些,喝香檳、開「波子」,或穿歐洲名牌衣服,亦為型格之象徵也。特別是自1970年代荷里活炮製出《大白鯊》以後,又有《星球大戰》,對當時亞洲人,不可謂不深受影響也。

其中一個引進西式製作手法者為葉志銘:其人本為製衣商人,半路出資成立電影公司,聘用留洋背景導演,先拍攝警匪片《跳灰》,之後又有《狐蝠》。(電影《狐蝠》截圖)

緊接著嘗試荷里活猛片拍攝手法者為新藝城:於1970年代末,以麥嘉、徐克等為主要股東之新藝城,亦不斷嘗試製作一些猛片風格之爆款片,於當其時,亦是邵氏之大威脅也。

按徐克其中一部作品為《第一類型危險》:綜合來看,尤其結尾一段槍戰,頗有些荷里活之影子也。(電影《第一類型危險》截圖)

綜觀徐克執導生涯有一部作品比較可惜,那就是《鐵甲無敵瑪利亞》:此片以機械人作題材,嚴格上算是大片,然即使拍出效果──以港產片一貫水準計,最終票房連賣埠,皆不如人意也。(電影《鐵甲無敵瑪利亞》截圖)

至於嘉禾則要待至1970年代末簽下洪金寶、成龍之後,亦開始加入大片製作行列。

按成龍之電影生涯打從自簽約嘉禾計起,大抵都是在拍大片中度過──其時嘉禾之盤算是藉這些大片,嘗試開拓北美市場。以至一直到成龍於嘉禾最後日子,依舊如故。(電影《霹靂火》截圖)

以至到1990年代,周星馳於拍攝《大話西遊》時,亦曾一度欲引進大量電腦特技:其人當時是深受《侏羅紀公園》大賣之刺激也。只是獲得之資金就只有如此多,只能就此作罷──周氏要待至拍《少林足球》時,才有引進電腦特技之機會也。

通常一般人是不會把周星馳與大片扯上關係,說到底是缺乏機緣而已:就以《大話西遊》講,倘有機會採用電腦特效一如《侏羅紀公園》,畫面效果必好得多也。(電影《少林足球》截圖)


總言之頗有些宿命之感覺:即使很有些人嘗試、努力,始終未能達到一個高度。尤其大多數導演,要獲得足夠資金實踐抱負,拍攝具質量作品,很多時,奢望也──徐克、成龍、周星馳有機會,只能算一小部分人也。而且文化差異亦是不容忽視:一賣埠,其他國家觀眾看得懂乎?荷里活式大片為求方便賣埠,通常拿生物、怪獸之類作故事內容──例如《侏羅紀公園》。香港與其他地方則不然:就算刻意而為之,如何比得上荷里活?挾太山以超北海也。

於過去投資者中尚有嘉禾、鄒文懷於拍大片方面,創出過一些成就──亦只能是曇花一現,蓋日後,再不見有其他具魄力之老板也。而鄒文懷那種,實是萬中無一也。

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

何謂大片?

好些朋友會問何謂大片?倘籠統些說該是指大製作、畫面壯觀之作品:這些作品通常標榜觀影體驗比較獨特——其他模式仿不來也,而且有爆款之能力——能激發起多些人去觀影也。

出現此等作品主要是基於半世紀前,電視興起,對電影構成強烈競爭:電影商倘欲留住觀眾,或可減票價,然收入不免少一大截也。那尚有何選擇?以獨特體驗、效果之類該是出路:電視所提供不到也。


而說到大製作,按其實早於電影誕生之時就已有:問題是通常只是間歇性。不難理解:成本問題也。然倘真拍,於二次大戰時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就有戰爭片──取其場面真實也;其間亦有關於聖經之故事──背景不外乎古羅馬帝國之類也。

早期荷里活之大製作通常不外乎戰爭,或聖經之故事:最著名者為1959年拍攝之《賓虛》(《Ben-Hur》),以古羅馬帝國為背景,當年於奧斯卡斬獲11項大獎。(電影截圖)

然一般認為真正里程碑是1975年拍攝,史提芬史匹堡(《Steven Spielberg》)執導之《大白鯊》(《Jaws》):此片最廣為人知者是當年大賣同時,衍生出相關電影之紀念品。日後亦陸續有大片彷效如此行銷手法也。

倘回顧一下,《大白鯊》之內容究其實不如何傑出:主要是賺個感官體驗,刺激一下觀眾神經,如此而已。這就好比吃麥當勞吃炸薯條、喝杯汽水:薯條、汽水沒啥特別,圖個暢快感覺耳。(電影海報)

另邊廂另一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(George Lucas Jr.),於1977年執導《星球大戰》(《Star Wars》),就更加是里程碑。它是有史以來最賺錢之電影之一,尤其佔一大部分,是其相關周邊及玩具之銷售。

所謂《星球大戰》顧名思義,就是講太空戰爭之故事:倘拍出有水準之效果,大概就要構思一些夠壯麗,具震撼性之效果也。(電影海報)

早期基於製作技術限制,大片製作成本通常不菲。即使隨著日後電腦技術進步,相關技術亦受制於成本,對片商講,依然無濟於事。幸好亦有些成功例子當急先鋒:例如1993年同樣由史提芬史匹堡導演之《侏羅紀公園》(《Jurassic Park》)。

按《侏羅紀公園》一片為全球第一部廣為使用電腦特效製作之大片:於其時此片於奧斯卡獲得了三項大獎,分別為「最佳視覺效果」、「最佳音效剪輯」以及「最佳混音」。

從本質講《侏羅紀公園》既為說大恐龍之故事,當為最適合製作成大片也。(電影截圖)

至於2009年之《阿凡達》(《Avatar》),還是世界第一部3D效果電影:官方當時公佈此之製作費為2.37億美元,可見此片為求優異畫面質感,代價不可謂不大也。

從故事人物之造型看,《阿凡達》顯然是不講究電腦特效不行也。(電影截圖)

當然以上只是舉一小部分例子:大致是最具代表性也。


綜觀半世紀以來荷里活之發展,大致是如此格局:每年荷里活會拍攝逾千部電影,其中三十多部為大片,其他都是些小成本製作──姑且稱曰小片也。如此多作品,不難想像美國影市競爭會是如何激烈:一般美國院線上映者大片優先,蓋因號召力足夠也;而餘下之那些小片,往往只能於電視、互聯網等頻道放映——弄不好,連播放之機會亦無也。

茲舉一例:之前提過之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,1939-2016),其執導生涯最後一部片《The Sunchaser》,僅上畫一周,即改於電視頻道播放也。

毫無疑問如此一來,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之局面是不可免:最主要困難是在於,以大片作為吸引觀影人潮之手段,止至目前,並無另外可能模式取而代之。這是不難理解:正常人倘能選擇,要花錢走進影院觀影,總得需要合理理由。倘僅單純看個故事,何不選擇追劇?又或者,各種娛樂模式選擇亦有不少:倘在美國,進場看NBA球賽亦是選擇也。

話說史提芬史匹堡、喬治盧卡斯於2013年曾不約而同表示,大片模式終歸會走到盡頭:然於今一看,大片依舊是主流。二人看法有誤乎?關鍵是另類之競爭模式,難尋也。

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

京劇對港片之貢獻

關於港產片之風光年代,通常鮮有人提及者是,港片之興盛究其實是與京劇有莫大關係。


比如,一些港片行業之中流砥柱是由學京劇起家:大抵是小時加入京劇團拜師學藝,刻苦多年,學成後即加入電影圈擔任龍虎武師。自1970年代李小龍打出名堂以來,功夫片盛行,正好為不少京劇演員提供生存空間,以至發展機會也。

京劇演員出身之影星以成龍與洪金寶最為知名。他們都是在1960年代拜師於旅港京劇導師于占元門下。且無獨有偶,二人之師兄弟不少亦在香港影壇創出一番天地。(電影《警察故事》截圖)

1988年成龍與洪金寶等為向師父于占元致敬,聯同嘉禾拍攝影片《七小福》,並獲得多個頒獎禮最佳電影獎。(電影截圖)

另一方面京劇元素亦為港片帶來不一樣之面貌:尤其一些特技動作,哪怕各國去模仿,有其形沒其神也。這甚至是很多其他範疇所不能比擬:說到要帶出獨特之一面,自成一格,並且享譽國際,似僅李小龍能相比也。

另一京劇出身之港片核心為林正英:他是於小時拜師於另一京劇名家粉菊花,至學成即加入影壇做龍虎武師以至武術指導。(電影截圖)

然那何以京劇起家即能於電影行業大放異彩?這就涉及到京劇之本質。

所謂京劇是指用國語演出之大戲:其中一大特色是動作方面較多著墨。一般說法為「唱念做打」:此中「唱」就是唱腔,不難理解;「念」是指念對白之功夫;「做」是表情、舉止方面;而「打」則當然是武打動作。

拿粵劇來對比:考粵劇動作不是不講究,沒京劇那麼鮮明也。且兩者相比,起碼京劇要追求有些功夫底,儘管只流於表面也。

倘說拍電影動作方面不得不講究,則京劇之一套對電影圈而言,實用非常也。

從圖中京劇演員之演出看,當知動作對於京劇演出效果,誠具決定性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這顯然是一種偶然:莫說前無古人,根本是後無來者也。尤其以文化背景講,香港與京劇之間倘撇除港產片此段歷史,理應互不關連也。甚至乎以小說創作之想像力,亦不可能想到港產片之發展,竟會是如此也。

當然隨著電腦效果之普及,重複此段歷史亦是不切實際:只是倘香港亦大搞電腦特效,香港之一套對諸荷里活或其他地方,又能有什麼特色來?不容易創造出也。

影星之地位幾何?

按一般人之看法,影星彷彿很有社會地位。然會否流於片面?重點其實在於市場:電影有市場,影星才有生存空間。需求越大價值越高,如此才有地位也。於電影市場興旺時,影星身價百倍;一旦影市一蹶不振,乃不見多少天價明星也。 就以港產片論,真正有些地位之影星,通常是出道於港產片全盛期—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