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

三色台失敗里程碑

說到三色台失敗之軌跡,不得不一提者是1999年夏發生一場慘烈之收視戰:原來話說當年亞洲電視外購一部劇曰《還珠格格》,最高竟去到39點收視!代表什麼?三色台與亞視收視佔比,大逆轉也:應當指出整體上,三色台一向有逾八成收視,偏就於那時,一半都沒也。且重要者是以往未嘗見——不敵一部外購劇也!對三色台而言,大震盪也。

此間三色台之對策居然是找曾志偉做《獎門人》:原則上以一套綜藝節目去對撼一部連續劇,是有點不對機,可是在無計可施下,乃只有出此怪招也。亦或幸運或不幸者是,三色台最後成功拉成平手:失地是收回,只算止跌回穩而已。

於今回顧,整個事情之背後是有深層次之意涵——什麼意思?

於當年亞視播放《還珠格格》時,起先僅外購第一輯,結果竟獲得平均20點收視(通常亞視播劇頂多7、8點);緊接亞視乘勝追擊加買第二輯,還最高達到39點,可謂前所未有、史無前例也。(《還珠格格》官方圖片)


比如,三色台過去一向引以為傲之模式,破功收場——此模式,當然是無間斷般自製連續劇也。可是尤其從營商角度看,此等失敗是必然:極耗資源,成本不菲也。這好比大吃之恐龍:要多少生意才滿足到三色台之胃口?從生態角度說,大災難也!

亞視正是意識到此點:以其長年弱勢(要知道亞視一向最多兩成收視,甚至一成以下),倘要生存,以小搏大才是正途。而學三色台那種方式經營,既不自量力,亦不符合適者生存法則。就於約1994年起,亞視即錄得數以億計之虧損——不可謂不巨額也。那孰令致之?學三色台之過也。

按亞視舊日之心態是涉及一些理論上之誤導:一般而言商業管理理論,都會佐以一些案例解釋,而這些案例,通常都是大企。舉凡大企都值得學習乎?不過勝在錢多而已:對小企說,沒參考價值,蓋一般資源不足也。

三色台到底是否值得學習之參考?說到底此等大食之恐龍,於正常生態環境中,難以生存——極耗食物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於是亦自1994年起,亞視開始另謀出路:首先是大幅減少拍自製劇,外購劇為主導;另邊廂自製節目依舊不少,只是多非戲劇類:比如《今日睇真D》正是如此背景下誕生,還迫使三色台推出《城市追擊》迎戰也。至於日後《百萬富翁》之奇蹟,則更毋庸多言也。

按亞視之作法擺明就是輕裝上陣:尤其是與此同時,各國之電視台開始實行製播分離——皆旨在省開支也。而綜觀世界各地,小台通常都是於資源匱乏下,積極施展槓桿效應,以弱勝強:就像BBC,就是常遇到英國當地小台之狙擊,而小台,通常不過以小搏大而已。

亞視正因長期弱勢,反而使自己覺得不該有思想上之包袱——由此即致力做槓桿,大膽瘦身、創新求變也。

倘打個比喻,使用一把槓桿去推動一塊巨石,對電視台而言具有積極意義:尤其小台,受制資源,必須有以弱勝強之智慧也。(網絡圖片)

三色台是不可能作如是辦,蓋因有成功之包袱在也。


按像三色台般不斷自製劇集之模式,最大盲點是成本——好比恐龍,得消耗巨量食物也。要知道一部連續劇之質量是好是壞,關鍵就是燒錢夠多:低成本出佳作不是不可能,無異於賭博也。而如何經營模式才保證到連續劇質量?顯然不是電話台自己拍:外判予製作公司,風險由製作公司自負也。以電視台自身講,單是管理播放衛星、大氣電波或其他資源,經已夠嗆,能撥給拍攝劇集者,還能有多少哉?

事實上看回三色台,其連續劇到底能有什麼獨特賣點?只靠萬梓良式演技,有何誇張就多誇張,如此而已。要拍得華麗大氣,是很多國家拍劇集之大方向:然倘作如是辦途徑僅一,得靠製播分離——電視台自身很難瘋狂燒錢也。可是如此改變經營模式對三色台而言,不可能辦到也。

另一方面亦很可悲者是:三色台倘不拍劇,尚有什麼競爭本錢?其他節目製作其實不外如是:像新聞報導,只因廣播發牌條款要求,才去做而已,亦由此被嘲「事事旦旦」,亦就不奇怪也。

三色台正是在被《還珠格格》打敗時,暴露出其經營上缺點也。可是另一方面,三色台又能否重複回過去之成功?比如,總不能一直堅持誇張式演繹以製造話題,蓋因易使觀眾生厭也。

按往日三色台劇最大賣點正是萬梓良那種誇張式演技:一撇除此點,三色台劇彷彿被抽光靈魂,僅餘空殼一個也。如此則考慮到三色台一貫不愛加大投入:三色台劇,本來就什麼皆不是也!(劇集《流氓大亨》截圖)

又三色台另一尷尬地方是其他類型節目一貫投入不多:尤其新聞報導,純粹應酬一下發牌條例,以至連製作水準,普遍被認為不如亞視也。(三色台新聞截圖)


綜觀《還珠格格》此齣劇從商業角度看,是有其強烈針對性:究其實是專讓家庭主婦(「師奶」)、小孩子收看也。試想堂堂一大皇宮,居然活像菜市場般,哪可能?真實如何不重要,投「師奶」所好就是也。另女主角在戲中之行為論本質,是胡鬧——亦不重要,能討好小孩子就是也。

專定位予家庭主婦、小孩子,主要在於一般電視觀眾不外乎這些族群:上班族尤其是主管、大經理那種,不會有閒情逸致追劇也。

過去三色台拍劇最主要是為造星——捧出一個個劉德華也。當面向家庭主婦、小孩子,這顯得不對機:對這兩類人說,沒共鳴也。另倘拍之題材並非照顧此群人之口味,亦是說不通也。

換言之《還珠格格》亦帶來一重要之影響,那就是拍劇,尤其注重家庭主婦、小孩子。這可說是好事,亦可說是不好事:好之一面是接地氣——照顧到此兩大族群也;而不好者則是使得連續劇質量不佳——內容只有淺薄甚至失實,大氣不足也。這好比賣予家庭主婦、小孩子之產品,只能賣低價,走低端路線也。

日後三色台亦是如此問題:大概是因受《還珠格格》打擊,三色台拍劇除專針對「師奶」,亦專照顧小孩子——例如「師奶」之寶貝女兒也。劇集之質量自然就沒最壞只有更壞——在縮減預算上,更大條道理也。而過去之成功亦自然不可能重現——指者是有華人之地方就有三色台也。

按其實電視劇定位予家庭主婦,於世界各地,向來非奇哉怪也:尤其韓劇,表表者也。而《還珠格格》亦是同樣特點:只不過多聚焦另一類人,小孩子也。(韓劇《村莊》截圖)


總言之一個簡單之總結是:三色台可以在一部如此水準之外購劇面前不堪一擊,背後是三色台自身之一套,根本就不成競爭力——且還因此次打擊,越做越縮,再難回復榮景也。三色台走入失敗之軌跡自此不能自拔,天注定也!

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

創新與企業管理

之前曾言創新此回事是小企之事情——倘在電視台,當然是小台才有創新之資格。全世界之經驗都是如此:比如BBC,亦並非以創新見稱,常會被當地小台所狙擊也。

倘在香港,在筆者看來就只有亞洲電視(下稱亞視),才叫有點創新能力:綜合幾十年來經驗,沒別家拍得上也。而且亞視敢於創新,亦是比較後期才是:所指者是1990年代中旬以後,且特點是在於,以小搏大也。

作為一家小台,亞洲電視尤其在用人上可謂一向專一: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也。像比較有知名度者為董驃,就幾乎效力亞視至去世為止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另一長期效力亞視至近乎去世為止者為劉志榮:說起來亞視人中能享有高知名度者寥寥,除劉志榮就僅董驃,且一個原因在於,二人皆長年效力同一家電視台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而另一方面,綜觀幾十年來香港電視觀眾常在緣木求魚,把創新之寄望放在三色台身上——在筆者看來,確如是也。這可謂是嘖嘖稱奇之事:按舉世之經驗都是先由小企創造一些東西出來,然後被大企青睞、抄襲也。即如矽谷,微軟、蘋果、Google這些傳統巨企所做之事,收購別家所創造之專利也。很多小企之生存往往目標就是,等待大企收購——通常指專利方面也。

看回香港之情形:三色台沒創新能力,純是屁股決定腦袋,沒什麼好苛責也。真要苛責,矛頭理應指向小台:比如倘思想方面受到錯誤理論所束縛,如何看?

倘強說三色台能有什麼創新,大概《獎門人》系列:倘此等水準節目被視作創新,當反映三色台之能力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這就涉及到亞洲電視之背景:話說亞視之成立是遠比三色台早,約是1950年代——三色台則1967年11月中才成立也。於是變成一個尷尬:亞視活力比不上三色台,尤其亞視畫面,常被譏諷畫質差也。甚至在節目策略上,亞視亦很被動:長期以來,只一味模仿三色台,就如三色台有選美,亞視即搞另一個也。

按正常大企有大企業病,正常在三色台身上:偏偏亞視亦彷彿有大企業病似,如此一來倘欲破革求變,不得不大刀闊斧也。


之前有舉出百萬富翁作例子:事實上此一遊戲節目,即由亞視買入版權,成功打贏三色台也。其他創新例子亦有不少,都是非戲劇類:一個最典型代表為亞視先炮製出《今日睇真D》,三色台乃推出《城市追擊》,直接抄襲亞視也。

而在筆者看來整體而言涉及知識性之節目,是亞視完勝三色台:比如賽馬一向是亞視直播,卻曾有一段時間轉交予三色台製作,結果坊間普遍負評。到最後,還是交回給亞視也。

這些以小搏大之成功何以來得較遲?是與巨虧有關:話說亞視成立以來已換過幾個老板,到1990年代,老板是林百欣也。起先林百欣一如三色台般拚命燒錢,可是不但效果不好,還因缺乏收視,虧損還逾億也。林百欣為此找來了一些人——大概有點海外背景,把海外經驗引進過來,而所謂海外經驗,正是靠非戲劇類節目掛帥,以小搏大也。

亞視歷年以來收視最高者當屬《百萬富翁》:究其實倒是以小搏大,蓋因當年向英國購買版權製作時,是其時亞視孤注一擲也。(網絡圖片)


而在筆者看來尚有一個因素是鮮有人指出,那就是涉及到商業理論:比如一般企業管理課程,通常都會拿些案例解釋原理,而這些案例幾無一例外,大企也。可是大企有何好學?很多時候都是因循守舊,且有企業文化作包袱也。可是拿這些案例作研究,能得出什麼好結論?反而越學越糟糕也。

香港之電視圈正是受到如此思想束縛:倘按一般商業理論,該學三色台也。可是三色台那一套哪裡算是典範?純粹大食之恐龍:得消耗大量食物也。恐龍之滅絕究其實是必然結果:整個生態系統,食物根本不可能足夠也。小企其實是有其優點在:生存時靈活多變,毋須過多束縛也。

究其實大企是否一定值得學習?很多時候所謂成功,是按著自身條件順勢而行:盲學會學出四不像,適得其反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亞視情況如此:其他小台則更毋庸多言:普遍被傳統企管理論,所誤導也。

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

電視人之社會地位

按世界各地電視文化都有一大共同點,那就是電視主持是可以很高薪:好些例子還是天文數字。打工皇帝乎?最起碼,社會地位夠高也。

像美國有一電視女主持曰歐普拉(Oprah Winfrey):根據2004年《福布斯》(Forbes)雜誌指,她擁有逾十億美元身家。很受歡迎乎?觀乎其事業生涯,其人主要是主持節目居多,而這些節目,都是些清談節目也。

且不止美國,於大多數國家,主持似皆很輕易獲得人氣:最常見者是廣告代言,往往酬勞天文數字,由美、日、歐以至中國,皆如是也。亦似僅一例外,那是香港:哪怕是三色台,像做到像歐普拉般之主持,鳳毛麟角也。而普通主持人節目亦就只有香港做不起來,又往往曇花一現——例外者大概就僅獎門人吧。

香港通常是戲劇,才容易出現像歐普拉那種電視人——從廣告代言能反映出也。而偏偏美歐又不多電視劇演員能叫得起價——日本倒好得多,比如有木村拓哉也。

倘在香港很難想像一個電視主持人可以像歐普拉般因其職業,擁有數以億計港元身家:主要在文化差異,蓋因一般主持人式節目,香港觀眾不愛好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又或舉一例子:董驃,蓋因生前是以主持賽馬為主,可是對香港觀眾,更大印象是董驃參與之電影、連續劇演出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究其實純粹需求之問題:電視節目有市場,主持才有人氣,而其高收入才有從談起。美歐之情形是各種節目都有一定收視,包括一些清談、遊戲節目——這是文化之問題,蓋因觀眾之口味如此也。而香港則普遍不愛看這些小成本節目:頂多只有獎門人也。且獎門人一大特點,是找來一些電視演員作嘉賓,做些低級趣味行為——重點反而是藝人本身也。

當然亦因此等口味之差異,比如清談、遊戲或其他主持人節目,香港反而少有出色製作——整體而言質量對比其他地方,差很遠也。又拿獎門人作例——讓世界各地知道香港電視文化如此,尷尬非常也。

按其實曾志偉嚴格說來因其電影人出身,不算是專業性主持:既然是半路出家,則炮製出《獎門人》此等水準節目,亦就不難理解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倘撫今追昔,電視人之地位亦是隨時間流逝而有異:話說三色台打從成立不久即有設訓練班,一如很多電影公司,且此中不少受訓者,是衝著電視行業崛起而報讀也。於當年三色台甚至可大模大樣搞個訓練班畢業禮——當是大學畢業學有所成也。

惟現今與昔日不同者是:今天亦可來個訓練班、畢業禮,可是同樣平台,今日畢業生之前景,比昔日黯淡得多:於舊時畢業禮中,後來成為大明星者一大堆,比如劉德華;現在有誰是另一劉德華?舉目四望,無也。電視觀眾日減是主要之因由:說到底互聯網年代,上網比看電視方便也。從商業角度看,通過電視台造星經已不實際:形成同樣電視藝人,反而不易冒出頭也。

所謂造星究其實是影視文化之依附:最主要是靠人力表達一些信息,如此則對幕前人員形象包裝之講究,正由此而來也。(電視劇《獵鷹》截圖)


換言之今天香港電視人之受歡迎程度,與港產片類似:按港產片最鼎盛年代,已有雙周一成,如今則僅古天樂一人也。且更可悲者是,古天樂以後,港產片亦再無標桿式巨星也。港產片如此主要是在於打從1990年代後港產片衰微後,再沒復興過——何況還有互聯網之競爭也。

電視情況亦是:一般香港電視藝員在七、八十年代比較有些社會地位,主要看在外快容易找,又或其戲中行為,多被普羅大眾仿效。有一很好例子就是《香港8X》系列:迄今尚未有一部作品超越此劇,且於互聯網年代,已再不可能也。

從收視而言亦已見端倪:於半世紀前香港電視劇之收視動輒可六、七十點;1990年代三十多點已不俗。再到現今,廿點已是高收視也。當然這是指三色台而言:說大環境如此亦實不為過也。尤其當選擇上網之人越來越多,某程度是壓抑電視之收視——一般家庭電視機甚至單純擺設,彷彿用來積塵也。

有別於現今:於半世紀前電視作為新興事物,電視劇要六、七十點收視,輕而易舉;現在則因互聯網之競爭,死局難破也。(電視劇《千王群英會》截圖)


按於互聯網時代下有人作過統計,謂網絡上影片中播放最多之內容,為貓、狗——人們養之寵物也。亦彷彿互聯網時代,貓、狗才是明星:倘是人則會吃虧些,蓋因人倘於網上維持自己人氣,技術上很困難也,何況人之注意力始終有限也。人於互聯網底下反而不易顯出價值:電視行業可以通過人為去造星,可是同樣手法,難用於互聯網也。

電影、電視論本質是人之產業:藉助人,去表達一些畫面也。互聯網則連真人亦不用:舉例賣廣告,於互聯網上,以電腦效果去炮製一吉祥物,即可,毋須特意僱人辦也。電視廣告則要僱人拍攝:必然涉及人力也。

倘說未來複製出另一歐普拉是不可能,實不為過也:互聯網文化本就如此也。

按互聯網本質是藉低成本製作作品:很多時候隨便找一隻貓、一隻狗作主角,順理成章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

劇集質量因由談

三色台之劇集何以沒質量?究其實是預算之問題:揆諸全球,劇集與電影一樣,都是燒錢之玩意。具質量之作品耗資必然多些——質量與成本成正比也。

當然三色台不是缺資金:以三色台之規模,本就彷如大恐龍,食量甚大也。於七除八扣下,剩下用來做節目之資源,再多必有限度,更遑論拍攝劇集也。

三色台劇集質量之不濟,以古裝劇為表表者:倘看上去,彷如學校演話劇也。按正常該是實景拍攝:三色台不是沒試過,往往是賀台慶才會作如是辦。尤其在北上賣出去時,面對人家不少都肯破費把劇集拍得華麗大氣,三色台更尷尬也。

按過去數十年三色台古裝作品一貫被形容場景簡陋、大氣缺缺,然究其實解決辦法僅一途,燒錢也。三色台捨得破費乎?(劇集《射鵰英雄傳之南帝北丐》截圖)

三色台於風光年代有一便宜辦法爭取市場,那就是以萬梓良式演技作標榜:於1980-90年代頭,個個演員作如是演,曾經為三色台金漆招牌,可是對觀眾而且,非人人受得住也。(劇集《流氓大亨》截圖)


只是問題在於拍劇,當真一定要燒錢乎?可是綜觀全球,大製作,往往是引起話題之不二法門;同時要保證劇集之質量,很難想像靠吝嗇可辦到。就舉《ER》作例:倘論畫面《ER》不像是大場面之作品,然製作公司為求表現醫生之專業性,和急診室之真實性,預算亦不得不大增:好在收視一直保持,《ER》才能連續不斷播十五年(1994-2009)也。

按《ER》能拍出水準另一關鍵,是製作單位並非電視台,而是專業製作公司——概言之,製播分離之結果也。倘是製播合一恐連能否拍成亦成問題:電視台有資金之制約也。

當然與電影一樣,劇集收視不好亦是大忌:一旦收視不好或每下愈況,劇集之資金難免大受削減——投資者信心不再也。收視不好必然導致劇集資金緊絀,使作品質量變糟:如此惡性循環也。

有問何以常拿《ER》作例子?一來熟,二來,多少是連續劇製作模式之代表:要連續劇拍出好效果,畫面華麗,製作嚴謹,吝嗇必是走不通也。(電視劇《ER》截圖)


當比較歐美與亞洲之連續劇,必會發現以歐美之文化,通常作品會較長壽:好些作品甚至可一拍達三、四十年,彷彿死不斷氣般也。舉例美國有部曰《神探哥倫布》,就是由1960年代起拍,拍至2000年以後才停拍:而該主角是由年青時演同一角色演到老也。而在德國甚至有部警匪連續劇,由1996年播,一直至今尚在拍也。

亞洲情況就一如三色台:以日、韓為表表者,拍一個系列播一個月,就另開新作品,彷彿造即棄筷子也。續集通常最多開一、兩季:極少情況下不斷拍下去也。

於德國有部連續劇《Alarm für Cobra 11》,中文名《極速特警》,堪稱是長壽之表表者,蓋因其是由1996年拍至成文為止尚在拍──換轉是亞洲,頂多拍三、四年即收手也。(電視劇《Alarm für Cobra 11》截圖)

歐美那套經營手法毫無疑問,好像創新能力不足:可是另一方面,作品質量相應有效保持,比如《ER》般也。亞洲那套容易導致粗製濫造:反正過一段時間,觀眾就會遺忘,蓋屆時,大家之焦點在另一新作也。

又舉例子:亞洲人彷效美國《ER》拍醫院劇,可以,可是多年來,有哪部是像話代表作?舉目四望,無也:拍攝目的可能是為捧這個捧那個,內容並非重點也。

回顧回木村拓哉之生平,當會發現其主演之連續劇,多是一季十三集為一輯,捨此頂多續集一部。亞洲之連續劇很多都是有這種速食之色彩──很少會把連續劇系列品牌化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與日劇一樣,韓劇亦是以速食文化見稱:既然鮮有把連續劇系列品牌化,韓劇內容普遍空洞誠自然不過也。這就難怪多年以來,韓劇就僅《村莊》一部比較像話──就筆者所遇見也。(韓劇《村莊》截圖)


換言之事涉文化之問題:觀劇之文化也。歐美文化沒那麼強調速食:劇集拍成一個系列的話,可當品牌推銷也。亞洲人則單純為造星:根本上連主演之明星,多過幾年,被另外一批取代也。

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

世界各地電視談

到底世界各地電視市場是如何?這究其實不一而足:然多數情況下,是某一電視台為龍頭佔較多收視率,而競爭對手,則往往收視不多也。

舉例英國一直是BBC獨佔鰲頭——一般佔四分一收視也。而其他電視台則最多一成——好些倘能獲2%收視率,謝天謝地也。

又如法、德,收視率最高之電視台,亦是約佔四分一收視——其他則勉強一成也。

按在英國,BBC光一個頻道,即已獲得約兩成收視:而其勁敵為ITV,則一般不逾一成收視,蓋尚有其他競爭對手在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美國之情況則是基於市場夠大,由三家電視台寡頭壟斷:當然小型電視台亦有突圍之空間也。

長期以來美國是由三家電視台壟斷美國電視市場,分別為美國廣播公司(ABC)、哥倫比亞廣播公司(CBS)和全國廣播公司(NBC):第四大則為霍士電視台,可是其經營比較吝嗇,不但缺乏日間節目,甚至新聞報導節目亦寥寥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電視台之所以呈一台獨大之勢,大概是出於觀眾之收看行為、習慣:對很多人說,倘各人收看之頻道不同,彼此難有談資之話題也。且信任亦是問題:大多觀眾比較相信大台多些,蓋信譽較有保證——當然節目質量如何,另一回事也。


因之對於小台,如何以低成本爭取收視,為關鍵之所在:於予觀眾新鮮刺激之餘,顧及資源之限制也。就像著名遊戲節目「百萬富翁」,即由英國小型電視台播出——當年還打贏BBC,以弱勝強之典範也;其後節目版權又於世界各地專賣予小台——把宗旨貫徹到底也。

像百萬富翁此等節目究其實頗廉價:隨便搭個佈景找些家庭觀眾充撐場面,問一些常識性問題,即可也。且家庭觀眾則可靠發售入場券當是幫補收入:連同廣告贊助所獲進賬,對照成本,頗划算也。(網絡圖片)

從商業世界說,所謂創新往往是靠小型企業:大企恃著資源豐富,凡事毋須絞盡腦汁,甚至吃老本亦可也。比如主流科技公司於行業裡,是專收購其他公司之專利據為己有:而那些專利,一般小企所研發也。大企不是沒資源,只是缺乏足夠動機自家研發而已。而小企又何以積極搞研發?沒老本可吃,只有另闢戰場也。

反映在電視行業,即以三色台而言,頂多就有獎門人:單純販賣低級趣味,甚至胡抄一遍,算什麼創新哉?其他如BBC之類,其節目,同樣不見得如何具創造力:哪怕節目風格數十年如一日,沒所謂,就當是自身形象如此也。

一般人們很難會把《獎門人》系列視作創新之例子:主要是抄襲其他國家之節目,然後低級趣味化,如此而已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正因如此,製播分離對於世界各地之電視界,為必然之趨勢:論正常電視台一家,是不可能想出如此多新穎橋段,而是需廣納百川也。而如何廣納百川?就是靠外判製作公司製作節目,由電視台買來播放:這些製作公司一般規模不大,然正因人少,經營較靈活,對新意念才沒那麼排斥。倘是大企,則是另一回事也。

而電視劇之製作正正就是外判典型:很多具水準之製作都是如此而來。靠電視台自己製作連續劇,缺點是水準不會好:正常電視台是大企,而大企,則不免有官僚作風之問題也。何況成本亦是關鍵:製作連續劇肯定是各種電視節目中最昂貴者,從商業角度說,自家製作,不划算也。

甚至連非戲劇之類亦有不少外判例子:比如一些真人實境秀正是也。

倘以《ER》為例,其本身是一家製作公司收購了美國當地一位醫生日記之版權,經過改編而成:而為拍此劇,製作方還特意找來一家醫院棄用大樓作佈景。如此一來,可想而知頗波折也。(電視劇《ER》截圖)

而與電影一樣,外判電視節目亦是類似邏輯:有收視才能繼續製作,否則做不下去也。連續劇倘受歡迎,往往可以第二季、第三季、第四季⋯⋯無窮無盡亦可也。於歐美已有好些連續劇是一拍幾十年成為長壽節目——往往三、四十年般也。甚至有些截至成文為止,尚未停歇製作也。

一般歐美連續劇是可以做很多季——一拍再拍也;而亞洲人則大多彷如即棄木筷子般,拍完即拍另一部劇——好聽些是推陳出新,然性質上,粗製濫造也。

至於失敗之製作,其監製,就彷如Michael Cimino般下場——找不到人投資也。

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

三色台失敗之軌跡

按個人一直不欣賞三色台之一套:揆諸國際,電視台甚眾,卻未見有類似三色台之例子也。甚至可直白形容:三色台為大食之恐龍,且還是大怪獸,古怪突兀也。

不難預見如此一來,三色台於一個競烈競爭之市場裡,是很難生存:倘把市場比喻為生態,此一大怪獸,得要消耗巨量食物,破壞生態平衡也。要知道需多少生意才能滿足三色台之胃口?一旦生意找不夠,沒落難免也。

究其實三色台衰落之因子,早於1994年即已種下——且過程中,積重難返也。

按揆諸實際,一家大機構通常是難於管理:以三色台而言,體現在人事架構流於臃腫。亦因此三色台各種內部人事糾紛,誠不絕於書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此中重點之一正是造星失敗:按三色台全盛時期最廣為人知者,造星也。然正因造星太強、太過,導致人才過剩:新一代從三色台訓練班走出來,必然發現全台人員過多,要上位,難也、難也、難也。

此間一個直接觀察是三色台培養出來之明星中,通常是1960年代出生者比較紅——皆1980年代加入三色台訓練班入行也。而生於1970年代者則大體是1990年代才出道:偏偏正是於此一年齡層,三色台鮮有藝人跑出,蓋因適逢人太多,競爭激烈,只能鬱鬱不得志也。

按於1990年代起於周邊地區,比如日、韓甚至中國內地,1970年代年齡層,已明星一大堆也。三色台於面對這些競爭時,尚能飯否?只吃老本,說不通也。

通常少有人指出者是,古天樂剛於三色台出道時,是有點鬱鬱不得志:話說三色台翻拍《神鵰俠侶》以古作男主角時,收視是遭到滑鐵盧。亦因此使日後由古天樂任男主角之劇集,被安排於非黃金時段首播。當然好在其間古獲得大量電影演出機會,繼而全身投入影圈——有點像醜小鴨之故事,惟那是後話也。(電影《竊聽風雲》截圖)

這對三色台都頗為致命:倘某一年齡層明星出現人才斷層,在競爭上敗退後,日後恢復捧新人時,效果大打折扣也。而此中重點在於:培養明星之能力退化也。另一方面從商業角度說,失去之市場一旦要收復,通常成功機會不大──全世界例子無數也。


而另一重點則是香港營商成本,自1990年代起已大大提高:按三色台固有一套不免需要消耗大量人力、物力,於營商低成本之年代,還可任性,長遠尚能否?

這是少有人提及之觀點:應當指出正於1990年代開始,很多國家之電視台已陸續實行製播分離。所謂「製播分離」概言之,就是電視台把節目製作外判,自身負責播節目也。而其中尤以戲劇類為表表者:一般為最耗資源者,節流主要之矛頭也。省成本固然是動機:正常做生意者,是決不會容忍長期高成本也。

對三色台是何影響?按對於曾把製播合一發揮得淋漓盡致之三色台,要轉型,可能乎?得很大震盪也。不是想不想改之問題,而是工程太龐大也。

於是看似冥頑不靈之三色台,於海外市場,乃只有節節敗退——僅守住香港市場也。可是以香港市場之小,能如何作為哉?乃只好馬馬虎虎、得過且過,甚至偷工減料也。

按自1990年代起,全世界各電視台一般不自製連續劇:為省成本,通常一如美劇《ER》般,交由專業製作公司拍攝也。(電視劇《ER》截圖)


究其實哪怕撇開製播分離之影響,三色台市場喪失亦是必然:事實上三色台很多節目製作都不算一等一——甚至可說一敗塗地。比如很多傳統資訊節目,資料錯漏百出,屢有發生也;而新聞亦只是基於電視台發牌制度所限,而不得不做:其專業性不佳(一般被譏「事事旦旦」),亦誠眾所皆知也。

而素來三色台惟一較有口皆碑者為劇集:可是如前篇有述,三色台劇集主要賣點就是誇張、煽情,說不上製作嚴謹也。對觀眾說,三色台劇看得多,很易感到厭倦——非人人受得住也。

按一向以來三色台主要靠把劇集賣埠,作為主要收入來源:其缺點顯而易見,那就是有文化差異之限制在。當其他國家、地區製作水平大大提高時,衝擊三色台自不可免也:比如哪怕北上神州,香港製作水平與內地比,早已相形見絀也。

於1990年代節節敗退難以挽救後,賣弄低級趣味即成為三色台一大特色:舉例早於1992年三色台即聘用曾志偉主持一系列綜藝,以胡鬧見稱,比如《獎門人》系列。而《獎門人》系列,日後還竟成為三色台長壽節日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大體三色台本來就是一家個人色彩極濃之電視台——充滿邵逸夫風格也。而這正是三色台與世界各地電視台所不同之處——其他國家之電視台於形象上,普通不過而已。只是一旦邵逸夫不在時,三色台尚是三色台乎?何況還時不我予:三色台過去之成功較諸今天大環境,已沒參考價值也。

特別是互聯網之發展不但衝擊電影,亦衝擊電視:就算電視台有優質節目亦難以挽狂瀾,何況三色台,本來就不以出色節目見稱也。

2024年9月2日 星期一

三色台真正全盛期

嚴格說來三色台最頂峰,該是1980年代:具體就是1982-93年期間。這段期間有何特別?比如培養出大量影視明星——對比下,至少近廿年盡皆尷尬也。又如市場開拓甚至遠達北美:當時有說法是,只要有華人之地方,即有三色台也。反之現今如何?恐連北上亦碰壁也。

究其實三色台此局面既是空前,亦是絕後:不管是三色台或其競爭對手,複製此一成功是不可能,蓋天時地利之配合,至關要緊也。


這階段可以由利孝和逝世說起:話說於1980年中掌舵三色台之利孝和,突然在家心臟病發去世。三色台一時間出現真空:同為股東之一之邵逸夫,藉機接掌。且不止此也:利孝和夫人與利孝和之子女,甚至皆被擺在一邊——以子女當時之年紀,不算孤兒寡婦,可是從此他們於三色台之地位,象徵性質居多也。

自自然然整個電視台換上另一面貌:既為一朝天子,自然就一朝臣,而經營策略上,當然有別於前朝也。

大概是邵逸夫出資不及利孝和多,因之於三色台壯大之階段,較多由利孝和主導一切。亦因此早年三色台與後來邵逸夫主政年代比,兩回事也。(網絡圖片)

於丈夫利孝和病逝後,利孝和夫人大部分時間持有三色台股量,約在3-4%左右。而她似對丈夫之生意不太熱衷:其中有不少已於繼承丈夫遺產後變賣掉,然三色台,則剛好是例外也。(網絡圖片)


按邵逸夫色彩最濃之一筆正是大舉造星:最典型者為劉德華,捨此還不勝枚舉也。

倘綜觀劉德華生平,可謂是由廿歲紅到老:事緣劉於廿歲前加入三色台,被三色台揀中,主演一部曰《獵鷹》之劇集。而且尚不止此:劉德華還一炮而紅也。(電視劇《獵鷹》截圖)

這有什麼不同?按利孝和年代三色台所任用之藝人,很多不具偶像色彩:舉例周潤發,通常不會被視為偶像派也。而捧星素來亦是邵氏重要一環:邵逸夫究其實是把邵氏之一套套在三色台裡,而這在利孝和年代,反而沒操作空間也。

而於這段期間捧出來之明星尚有一大特點,那就是在電影圈能佔得一席位:邵逸夫以電影之思維經營電視台,自然是此等風格也。於電影全盛時期,這確實是大助益也。

按張國榮人生最風光年代亦是在三色台渡過:其加入三色台時適逢邵逸夫剛掌握三色台大權。以至及後張國榮紀念特輯如雨後春筍般推出,一般認為以三色台之片段,較能展現其風光一面也。(電視劇《儂本多情》截圖)


又如連續劇方面亦另有風格:比如尚有些男人色彩之作品。那何也?純粹方便造星也。當然亦繼續有女人作品:以方便力捧一些花旦也。

不過究其實更濃重之特色是誇張之演繹。什麼意思?比如《大時代》最廣為人知之橋段是丁蟹「掟仔落街」:一般而言當人炒股失敗而欲自殺,直接跳樓即算,豈會把自己孩子拖下水?可是不合邏輯之橋段,正好為三色台宣傳之工具也。

按於1982-93年間不少作品,是以演員誇張演技見稱:三色台主打賣點也。深究其由是三色台本身每年已要投入數以幾十億計資金,才能維持營運——此中甚至尚有相當部分,不涉節目製作也。如此一來能提供給戲劇拍攝者,亦不免會緊絀:於其他國家,戲劇拍攝通常是外判,而獨立製作公司,一般倒有空間提升畫面質感、故事內容方面也。

按於三色台史中是不能忽略萬梓良:其人是於演戲生涯中獲邵逸夫招攬、提拔,於劇集《流氓大亨》以誇張演技轟動海內外。而其人之演技,還於當時對三色台拍劇產生深遠影響:正是靠演員極為投入之演技,邵逸夫之版圖還幾乎深入全球──當然主要集中華人社區也。(電視劇《流氓大亨》截圖)

倘回顧回,《大時代》丁蟹「掟仔落街」一段究其實是不合人之行為邏輯:可是對三色台而言,管它合邏輯與否,反正就是這些怪異賣點,才方便宣傳也。而不高尚,還是三色台素來所標榜也。(電視劇《大時代》截圖)


換言之就是三色台劇內容質量差,是必然,亦難以去批評:三色台自己從不以此標榜,蓋太破費也。反而以誇張作賣點才是核心:哪怕為人詬病,乃乾脆厚面皮,反正於那年代,尚能開拓出天地也。

尤其對資深觀眾說,《大時代》一劇所產生之影響是「丁蟹效應」之說法:到底如何解釋現象不重要,重要是劇中對股票市場之敘事,能反映多少真實來?或者當年大可把焦點放在丁蟹一家:講述丁蟹一家之種種幕後交易、違規操作,如何導致他們一家陷入絕境。一旦如此,故事乃更深刻些也。(電視劇《大時代》截圖)

三色台失敗里程碑

說到三色台失敗之軌跡,不得不一提者是1999年夏發生一場慘烈之收視戰:原來話說當年亞洲電視外購一部劇曰《還珠格格》,最高竟去到39點收視!代表什麼?三色台與亞視收視佔比,大逆轉也:應當指出整體上,三色台一向有逾八成收視,偏就於那時,一半都沒也。且重要者是以往未嘗見——不敵一部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