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

港產片興盛之動力

港產片到底是如何一回事?究其實其興衰與海外票房有很大關係:以香港本土市場當然不足以支撐,蓋香港市場太小也。一般而言倘香港本土票房有二、三千萬,已是相當不俗:何況還考慮到現今娛樂之選擇亦不貧乏也。


比如早於半世紀以前,港產片主要是賣去東南亞,包括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尼之類。其中邵氏是表表者:不但如此,連南韓亦是邵氏之市場:其時邵逸夫還大膽起用大量韓國導演、演員。舉例1964年邵氏有部古裝片《妲己》,男主角正是韓國人也。

按《妲己》一片男主角名申榮鈞,韓國人:且不止此也,此片還是於南韓當地拍攝。於六、七十年代,港產片倘是古裝,常會選擇到南韓取景,而南韓當年不少地方之景色,實類似於中國也。(電影《妲己》截圖)

尚有一部1972年拍攝之邵氏片《天下第一拳》,導演亦為韓國人:當年此片更曾一度賣到美、加,算是邵氏之異數也。(電影《妲己》截圖)


舊時亞洲經濟不太發達,發展亦較滯後──論影市,當然不可觀也。可是另一方面,困難是在於電影要輸出,是有文化差異限制:尤其歐美,有人會有興趣看亞洲人之故事乎?一直到李小龍,才有成功例子──只是截至今天,歐美人一想到港產片(或廣泛些說,中文電影也),依舊限於功夫片也。

常說李小龍是開創中文電影打入歐美之先河:惟當然真相是,是李小龍發現歐美人對中國功夫有興趣,於是乃順水推舟也。亦因此此後長達半世紀,類似李小龍般成功讓歐美人折服之華裔影星,依舊為數不多也。(電影《龍爭虎鬥》截圖)

事實上自1970年代嘉禾成立一刻開始,正是如此路徑:按嘉禾成立之本意是欲打入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——於當時頗具雄心也,於是先重金禮聘李小龍。至李小龍猝逝,幾經波折,乃找來成龍——只是成龍由1980年小試牛刀起,至1995年才成功打入,前後十五年也。且不止者是,像成龍般成功立足於荷里活之華裔,始終是少數派:主要還是靠功夫也。

按港產片史上堅定不移以打入荷里活為目標之片商,由始至終只有嘉禾──於很長時間裡,嘉禾之作品甚至看上去,似荷里活片多一些也。(電影截圖)

倘回顧一下,成龍與嘉禾一直以打入荷里活為目標是否正確?此間一個重要考慮在於,需開拓更大市場,爭取更大空間──倘屈就於香港此一狹小市場,對整個行業,塘水滾塘魚,非長久之計也。(電影《紅番區》截圖)

毫無疑問只能靠功夫作賣點,多少反映劍指歐美市場,對港產片決非上選——文化差異此一大山,始終是難移也。即如倘賣喜劇,華裔之笑料,歐美人會有共鳴乎?周星馳日後亦是靠功夫作題材,才打出一些眉目也。至於其他題材則更毋庸多言:與荷里活片比較,沒突出之處也。


按其實在港產片全盛時期,港產片整個行業,就全靠一個市場──台灣。誇張乎?倘以今日角度看,以台灣市場之狹小,有點匪夷所思也。

最主要是在於1980年代港產片最旺盛之時,有亞洲四小龍——台灣為其中之一也。當時台灣一如另三小龍,娛樂不太發達,進影院看片為其中之一:可能隨便一部片劇情狗血淋頭,依然能賣個滿堂彩。且台灣市場對港產片說,勝在文化差異不大──不止能播功夫片,只要是切中台灣市場之口味,即能分一些餅也。

話說《英雄本色》是翻拍自1960年代同名黑白電影,所不同者是新版其中一段賣點正是在台灣之一段槍戰──顯然在此片拍攝時,已考慮到要照顧台灣市場也。(電影《英雄本色》截圖)

不論是周潤發、周星馳或成龍,於他們之全盛期,台灣市場之好壞對他們之電影生涯,至關要緊也。(電影《情聖》截圖)

於港產片黃金年代有一種電影非常多產,那就是一些神怪、驅魔或鬼片之類迷信題材──主要基於迷信鬼神於台灣,是普遍風氣也。(電影《殭屍家族》截圖)

只是台灣畢竟地方淺狹,觀影需求就算再大,很快到天花板:就在1993年起台灣市場開始萎縮,連台灣本土片亦難自保,遑論港產片也。


概言之就是港產片先天上就有其局限,不得不依賴賣埠:最先是東南亞,可是市場有限;打入歐美,又有文化差異;結果只能單單押注台灣──一個小島市場本就不夠大,一旦崩盤,即一如沙塔,只剩下泥沙一堆,不成形也。且重要者是,以其他市場之民情計,港產片如何另攻其他市場?乃只有衰亡一途也。

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

影星之地位幾何?

按一般人之看法,影星彷彿很有社會地位。然會否流於片面?重點其實在於市場:電影有市場,影星才有生存空間。需求越大價值越高,如此才有地位也。於電影市場興旺時,影星身價百倍;一旦影市一蹶不振,乃不見多少天價明星也。


就以港產片論,真正有些地位之影星,通常是出道於港產片全盛期——最典型為「兩周一成」,即周潤發、周星馳、成龍是也。反之觀乎現今港產片,確實看不見有多少是真正稱得上影星:說明是「星」,前提是受矚目,甚至可呼風喚雨也。

舉一例子:近廿年除古天樂,實在舉不出尚有哪些港產片標杆人物。對比舊時不止周潤發、周星馳、成龍三人,當今委實差太遠也。(電影《竊聽風雲》截圖)

又如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,很多影星不一定是美國人:好些或來自英國、澳洲、加拿大之類。而在英、澳、加,其影市根本成不了氣候:當地電影人倘不選擇投身荷里活,沒發展機會也。

荷里活影星中最經典非史泰龍(Sylvester Stallone)莫屬:觀乎荷里活歷史,影星中名氣、級數能與史泰龍相比者不多,迄今亦是,蓋因史泰龍已是神級地位也。(電影《Rambo》截圖)

歐洲則法國電影尚有些市場在,電影人還有點地位:德、意等之情形是,不見有什麼電影明星也。

日本之情形則是明星拍電視劇成功些——拍劇才有地位也。

熟悉日本影視之朋友必知木村拓哉為何許人:然倘回顧其影視生涯,其代表作大致是連續劇居多,反而少有電影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另一方面並非每一電影人都能名成利就:很多時候哪怕贏得拍片機會,一票房失利,永世不得翻身也。即如美國之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,有失敗作品在,投資者乃常對之有戒心也。當然要多看幾部才看到些眉目:又以Michael Cimino而言,就是連續多部作品失利也。

從整個行業角度看,電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:大家會見史提芬史匹堡拍出很多賣座作品,然大家都會忽略,與此同時,亦有千千萬萬個Michael Cimino也。

按像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那種失敗之電影人,於電影界中實平常不過:始終要像史匹堡般成功,萬中無一也。(網上圖片)


從很多成功之電影人看,尚有一個很重要因素是不能忽略:比如「兩周一成」,他們出道前都是受過訓練。成龍是學京劇出身——因此背景,起先由龍虎武師做起也;而周潤發、周星馳則是電視台訓練班出身——哪怕只算速成班,到底是個機會讓人打穩根基也。人之成功不是看表面:背後之訓練既相當重要,亦是常受人所忽略也。

當然不是說受過訓練就一定名成利就:然要成功,根底不可或缺也。

回顧成龍之電影生涯,其人小時受過之京劇訓練,才是成龍能立足於影圈之根本:道理很簡單,成龍在片中那些動作,多少是有小時習戲之成分在也。(電影《重案組》截圖)

同樣周星馳之演出亦非胡來:主要還是在電視台訓練班受訓時,已打下根基也。(電影《百變星君》截圖)

從另一角度看,倘電影沒市場,這些訓練班之存在價值又幾何?亦是大困難也:從歷史角度說,永遠是時勢造英雄也。且搞訓練班總得要成本:要前瞻性般預料到影視行業之興衰,實談何容易哉?行業不穩定也。

又以古天樂作例,其人很可能是眾多從電視台出身而名成利就之影星中,最後一代:之後整個影視圈缺乏如此訓練場所,亦因之新人走不上枱面,常為人所詬病也。能怪誰?搞訓練班總得要成本也。(電影《竊聽風雲2》截圖)


總之關鍵還是時勢:明星之所以是明星,市場需要而已。尤其當娛樂多元化以後一如現今,電影明星之地位,反而大不如前也。

港產片興盛之動力

港產片到底是如何一回事?究其實其興衰與海外票房有很大關係:以香港本土市場當然不足以支撐,蓋香港市場太小也。一般而言倘香港本土票房有二、三千萬,已是相當不俗:何況還考慮到現今娛樂之選擇亦不貧乏也。 比如早於半世紀以前,港產片主要是賣去東南亞,包括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