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

香港拍大片之努力

港產片製作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式大片於過去半世紀,不是沒人努力:主要還是比較斷續且較為碎片化,而且更大困難在於市場。什麼意思?

當比較一下,荷里活能持續不斷生產大片,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大片不止賣向美國,還是全球各地;反之港產片市場頂多集中於東亞地區,如南韓、星馬泰、菲律賓之類——東亞地區經濟發展整體不一,規模亦較狹小。如此一來製作大片對港產片,不是划算作法:製作粗糙不可免也。

嚴格說來如此困境並非香港獨有:幾乎各國皆如是也。即如歐洲,基本只有法國電影尚能一拚──法國為電影發源地也。其他諸如德、意或西班牙之類,能有何競爭力哉?又如日本,其電影早於1970年代以後即一蹶不振──而偏偏,還是於日本經濟起飛之時衰敗也。她們皆找不到市場,才是問題核心:除她們本土,賣埠困難重重也。而拍攝荷里活式大片?亦對她們不實際也。

從欣賞之角度,觀影當然是看重量級大片才有意思。只是成本在哪?要有效負擔,不免需在市場上開拓:然則談何容易哉?(電影《侏羅紀世界:統霸天下》截圖)


按其實早在1970年代李小龍回港發展時,於接洽邵氏過程中,其中一個條件是電影製作費用最少要達某水平——大製作之水平也。大概是李小龍在美國之日子中,逐漸發現大片主導是電影行業未來必然趨勢,於是回港發展時,才有如此要求也。只是對邵氏此等老派人看,作如是辦未免失諸荒唐:於當時,非人人能有如此遠見也。

倘按中式老派一套拍片,主要還是拍些婆婆媽媽,或較為文藝些之東西:作品格局自然小一點也。而邵氏是此中表表者:很多邵氏作品內容一看好似很文藝,卻又很不像,只是女性化些也。(邵氏電影《阿牛入城記》截圖)

而港產片引進西式製作手法之年代,一般被稱為新浪潮:當然不是邵氏帶動,反而是以嘉禾為首,配以一系列小型製片商、獨立製作人,引領一股風潮也。

這股風潮之背景是西化熱潮:於那個年代,穿牛仔褲、喝汽水或喝英語歌之類,曾經蔚為風潮(溫拿樂隊為典型)。或富有些,喝香檳、開「波子」,或穿歐洲名牌衣服,亦為型格之象徵也。特別是自1970年代荷里活炮製出《大白鯊》以後,又有《星球大戰》,對當時亞洲人,不可謂不深受影響也。

其中一個引進西式製作手法者為葉志銘:其人本為製衣商人,半路出資成立電影公司,聘用留洋背景導演,先拍攝警匪片《跳灰》,之後又有《狐蝠》。(電影《狐蝠》截圖)

緊接著嘗試荷里活猛片拍攝手法者為新藝城:於1970年代末,以麥嘉、徐克等為主要股東之新藝城,亦不斷嘗試製作一些猛片風格之爆款片,於當其時,亦是邵氏之大威脅也。

按徐克其中一部作品為《第一類型危險》:綜合來看,尤其結尾一段槍戰,頗有些荷里活之影子也。(電影《第一類型危險》截圖)

綜觀徐克執導生涯有一部作品比較可惜,那就是《鐵甲無敵瑪利亞》:此片以機械人作題材,嚴格上算是大片,然即使拍出效果──以港產片一貫水準計,最終票房連賣埠,皆不如人意也。(電影《鐵甲無敵瑪利亞》截圖)

至於嘉禾則要待至1970年代末簽下洪金寶、成龍之後,亦開始加入大片製作行列。

按成龍之電影生涯打從自簽約嘉禾計起,大抵都是在拍大片中度過──其時嘉禾之盤算是藉這些大片,嘗試開拓北美市場。以至一直到成龍於嘉禾最後日子,依舊如故。(電影《霹靂火》截圖)

以至到1990年代,周星馳於拍攝《大話西遊》時,亦曾一度欲引進大量電腦特技:其人當時是深受《侏羅紀公園》大賣之刺激也。只是獲得之資金就只有如此多,只能就此作罷──周氏要待至拍《少林足球》時,才有引進電腦特技之機會也。

通常一般人是不會把周星馳與大片扯上關係,說到底是缺乏機緣而已:就以《大話西遊》講,倘有機會採用電腦特效一如《侏羅紀公園》,畫面效果必好得多也。(電影《少林足球》截圖)


總言之頗有些宿命之感覺:即使很有些人嘗試、努力,始終未能達到一個高度。尤其大多數導演,要獲得足夠資金實踐抱負,拍攝具質量作品,很多時,奢望也──徐克、成龍、周星馳有機會,只能算一小部分人也。而且文化差異亦是不容忽視:一賣埠,其他國家觀眾看得懂乎?荷里活式大片為求方便賣埠,通常拿生物、怪獸之類作故事內容──例如《侏羅紀公園》。香港與其他地方則不然:就算刻意而為之,如何比得上荷里活?挾太山以超北海也。

於過去投資者中尚有嘉禾、鄒文懷於拍大片方面,創出過一些成就──亦只能是曇花一現,蓋日後,再不見有其他具魄力之老板也。而鄒文懷那種,實是萬中無一也。

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

何謂大片?

好些朋友會問何謂大片?倘籠統些說該是指大製作、畫面壯觀之作品:這些作品通常標榜觀影體驗比較獨特——其他模式仿不來也,而且有爆款之能力——能激發起多些人去觀影也。

出現此等作品主要是基於半世紀前,電視興起,對電影構成強烈競爭:電影商倘欲留住觀眾,或可減票價,然收入不免少一大截也。那尚有何選擇?以獨特體驗、效果之類該是出路:電視所提供不到也。


而說到大製作,按其實早於電影誕生之時就已有:問題是通常只是間歇性。不難理解:成本問題也。然倘真拍,於二次大戰時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就有戰爭片──取其場面真實也;其間亦有關於聖經之故事──背景不外乎古羅馬帝國之類也。

早期荷里活之大製作通常不外乎戰爭,或聖經之故事:最著名者為1959年拍攝之《賓虛》(《Ben-Hur》),以古羅馬帝國為背景,當年於奧斯卡斬獲11項大獎。(電影截圖)

然一般認為真正里程碑是1975年拍攝,史提芬史匹堡(《Steven Spielberg》)執導之《大白鯊》(《Jaws》):此片最廣為人知者是當年大賣同時,衍生出相關電影之紀念品。日後亦陸續有大片彷效如此行銷手法也。

倘回顧一下,《大白鯊》之內容究其實不如何傑出:主要是賺個感官體驗,刺激一下觀眾神經,如此而已。這就好比吃麥當勞吃炸薯條、喝杯汽水:薯條、汽水沒啥特別,圖個暢快感覺耳。(電影海報)

另邊廂另一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(George Lucas Jr.),於1977年執導《星球大戰》(《Star Wars》),就更加是里程碑。它是有史以來最賺錢之電影之一,尤其佔一大部分,是其相關周邊及玩具之銷售。

所謂《星球大戰》顧名思義,就是講太空戰爭之故事:倘拍出有水準之效果,大概就要構思一些夠壯麗,具震撼性之效果也。(電影海報)

早期基於製作技術限制,大片製作成本通常不菲。即使隨著日後電腦技術進步,相關技術亦受制於成本,對片商講,依然無濟於事。幸好亦有些成功例子當急先鋒:例如1993年同樣由史提芬史匹堡導演之《侏羅紀公園》(《Jurassic Park》)。

按《侏羅紀公園》一片為全球第一部廣為使用電腦特效製作之大片:於其時此片於奧斯卡獲得了三項大獎,分別為「最佳視覺效果」、「最佳音效剪輯」以及「最佳混音」。

從本質講《侏羅紀公園》既為說大恐龍之故事,當為最適合製作成大片也。(電影截圖)

至於2009年之《阿凡達》(《Avatar》),還是世界第一部3D效果電影:官方當時公佈此之製作費為2.37億美元,可見此片為求優異畫面質感,代價不可謂不大也。

從故事人物之造型看,《阿凡達》顯然是不講究電腦特效不行也。(電影截圖)

當然以上只是舉一小部分例子:大致是最具代表性也。


綜觀半世紀以來荷里活之發展,大致是如此格局:每年荷里活會拍攝逾千部電影,其中三十多部為大片,其他都是些小成本製作──姑且稱曰小片也。如此多作品,不難想像美國影市競爭會是如何激烈:一般美國院線上映者大片優先,蓋因號召力足夠也;而餘下之那些小片,往往只能於電視、互聯網等頻道放映——弄不好,連播放之機會亦無也。

茲舉一例:之前提過之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,1939-2016),其執導生涯最後一部片《The Sunchaser》,僅上畫一周,即改於電視頻道播放也。

毫無疑問如此一來,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之局面是不可免:最主要困難是在於,以大片作為吸引觀影人潮之手段,止至目前,並無另外可能模式取而代之。這是不難理解:正常人倘能選擇,要花錢走進影院觀影,總得需要合理理由。倘僅單純看個故事,何不選擇追劇?又或者,各種娛樂模式選擇亦有不少:倘在美國,進場看NBA球賽亦是選擇也。

話說史提芬史匹堡、喬治盧卡斯於2013年曾不約而同表示,大片模式終歸會走到盡頭:然於今一看,大片依舊是主流。二人看法有誤乎?關鍵是另類之競爭模式,難尋也。

港產片興盛之動力

港產片到底是如何一回事?究其實其興衰與海外票房有很大關係:以香港本土市場當然不足以支撐,蓋香港市場太小也。一般而言倘香港本土票房有二、三千萬,已是相當不俗:何況還考慮到現今娛樂之選擇亦不貧乏也。 比如早於半世紀以前,港產片主要是賣去東南亞,包括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