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

漫論中國影市

很多人說論票房最有希望還在中國,何也?大概是看在中國是個巨大市場——很多領域之商品皆如是。比如,奢侈品於全球,相當一部分為中國所買也;而買車亦暢旺非常——舉例有歐洲品牌曰瑪莎拉蒂,本來近乎殭屍企業,就因中國市場,鹹魚翻身也!

而電影市場亦是乎?從數字看似是證明:比如2008年以前,中國影市倘有兩億票房已算不錯;然近七、八年來,動輒可以有二十億——十億票房反而是強差人意也。

說中國市場重要重點是在於:一個品牌倘能成功立足於中國市場,有鹹魚翻身之果效也。像圖右者為瑪莎拉蒂:倘不明就裡,或會以為是什麼中國品牌,然事實上是,只是一個近乎殭屍之歐洲品牌,只因有中國市場,即鹹魚翻身也!(網主圖片)


竊以為中國電影市場大爆發,大概始於2007-08年:在此之前,根本沒多少電影有逾億票房,甚至連荷里活電影亦然。就自這段年份起情況有不同:破億之影片頻頻增多,由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以至國產片皆有也。比如,《阿凡達》曾一度於票房排行榜中第一名也。

應當注意者是能票房逾億者除荷里活,主要還是國產電影:其他國家電影鮮有破億,尤其日本,更無一部也。

而港產片人於中國市場裡嚴格上,是可歸納為國產電影:比如演員名單,通常港片中人僅佔一半也。

倘回顧回,《阿凡達》於中國大賣究其實與其作品質量關係不大:有云當強風吹起時,就連雞亦會飛起來也。(《阿凡達》電影截圖)


通常鮮有人提及中國電影市場有一很大特點,那就是在發展軌跡上,是先有電視,然後才有電影。這與先進之邦很不同:如荷里活是電影受到電視之崛起而深受壓力;日本說亦是先有電影黃金年代(至1970年代為止),之後電視劇流行(1990年代左右);歐洲則亦雷同——電影反而不及電視劇也。

中國之情形是很奇怪:正常既然有電視劇,則有必要另外付費,去外出觀影乎?除非電影有獨特賣點也。於是按理,該是中國電影永遠上不起來才是:電影動軏十多廿億票房,哪怕中國市場甚具規模,亦不該如此也。

所以中國影市有另一怪,那就是觀眾觀影前,是要先看影評:深怕物非所值也。而如何才物有所值?究其實亦難定論:起先炎黃子孫腦海一片混沌,不辨優劣,形成什麼電影都有票房;換轉是荷里活,除非是大片,才有賺錢之機會也。

中國電影市場一個奇怪地方是注重影評:主要因由在於倘沒什麼特別理由,普通觀眾寧可選擇追劇,亦不外出觀影也。(電影《泰囧》海報)


換言之就是中國之電影市場,整體是不成熟:亂象叢生,不可免也。而事實上其他商品市場亦是:最常見之情形是質量不佳也。反映在中國影市正是爛片泛濫:某些片是片商、投資者欲以小本賭一把,於是省得就省,以求小刀鋸大樹也。甚至到底這些影片適合炎黃子孫口味與否,片商亦不顧及:一個典型為抄襲日、韓也。

按小刀鋸大樹意圖最明顯者當為港產片:大概是港產片積弱多時,於是翻抄一些舊橋段,以為可吸引炎黃子孫,藉機翻身也。(電影《澳門風雲》截圖)

朋友或許會問:如何才為之成熟?拿先進之邦對照,歐、日市場早已一池死水,可以不理;學荷里活倒非不能,端看市場規模——只要有足夠收益保證到,就能效法也。

一個典型代表為吳京:一般認為《戰狼》是開端,可是第一輯尚未算大製作;要到《戰狼2》才是里程碑——吳京以荷里活之手法拍攝影片,於當其時,尚不被大家理解。至《戰狼2》一上畫,票房竟一路飆升,最終五十六億收官:從觀眾觀後反應看,四個字,熱血沸騰也。

於吳京拍《戰狼》系列時資金已是一大麻煩:一般投資者不相信中國學荷里活拍大片是有市場。而為此,吳京幾要變賣家產盡地一拚──弄不好,窮途末路也。(電影《戰狼2》截圖)

而兩年後《流浪地球》,亦開拓了另一天地:當其時同樣是沒人能理解,甚至差點找不到人參演。直到吳京加盟,又刷寫出新篇章:據吳京回應稱,過去中國拍科幻片一直沒人嘗試,可是總要有人踏出第一步也。

嚴格說來《流浪地球》並非吳京主持開拍:而是當時主創團隊眼見製作無以為繼時,才找來吳京助一臂之力也。(電影《流浪地球》海報)


於是乎中國電影市場即誕生一票房保證——吳京也。舉例吳京本人從影以來所累積之票房,長年居於首位;且其誇張程度,是其他人望塵莫及——單《戰狼2》、《流浪地球》兩部,已貢獻不少也。

站在荷里活角度,吳京其實不算什麼:吳京之成功主要是建基於中國所有電影人當中,只有吳京才掌握到電影市場之邏輯。而什麼邏輯?荷里活一套也。對比之下其他人,只是拍些小打小鬧──與電視劇無異也。可是另一方面,對於中國影視界,倘像吳京般仿傚荷里活拍大片,風險又確實太大──最主要問題是於先前,中國沒成功例子也。

換言之吳京之成功除是基於自己之膽識──人和也,天時、地利之配合更重要:對比歐、日,後兩者最大困難是她們缺乏龐大市場支撐,形成收益上,不容許學荷里活也。

對很多國家說,學荷里活最大難關究其實不在技術,而在市場──以她們之市場規模,不足以獲得龐大收益,何況能賣埠乎?(電影《侏羅紀世界3》截圖)


之前說過很多國家之影市都有一個興衰周期:且一旦衰落,通常不會復興。而且揆諸全球,就只有荷里活能擺脫此點:中國可以乎?只是當中國社會慢慢成熟起來時,娛樂種類增加,則屆時觀影能尚有市場乎?當由市場爆發年份開始計起,計算一下,大概好景不會有多少年也。

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

說電影興衰周期

按很多行業都有一個景氣周期,即一段時間興盛,之後衰退:而且不幸者是,很多例子情況是一旦衰退,通常難復舊觀,或永遠不復甦也。其原因有很多:總之各有各自身遭遇,一言難盡也。

倘以電影而言,不但港產片,各國電影市場除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,幾乎只有一個鼎盛時期——即是說一衰退,無翻身之日也。而此一興盛時期有人評論過,一般廿五年左右,然各國情況不一也。


就舉日本作例:大概1970年代以後,即一池死水也。在此之前日本影市尚有一段火爆年代:剛好在1970年代步向衰退時期,亦是電視於日本普及之年代也。

自1970年代以後將近半個世紀裡,確實未曾聽聞日本電影到底有何看頭,動畫除外也。(電影《柳生一族的陰謀》截圖)

又如歐洲影市:只有法國尚能維持一定局面,然一旦今昔對比,今天實不過爾爾也;而德、意之影市則更糟:尤其今天,潰不成軍,彷彿不成市場也。

同樣將近半個世紀,歐洲電影除法國偶爾有些突破,其他國家皆不值一提也。(電影《Leon》截圖)

再舉港產片作例:倘假定1994-95年為衰退點,其興盛周期大概是1969-70年左右開始也。只是在筆者看來,五、六十年代或更前之影市,不見得一片死寂:需知其時看電影,亦是為數不多之娛樂也。只是可以肯定1995年以後,港產片確實未嘗好景也。

荷里活之情形或較特別,主要是幾十年來,都能維持相當數目之產量,而且靠大片制度,即能橫掃全球──各國學不來也。(電影《侏羅紀公園》截圖)

有解救餘地乎?倘能,恐怕不會直到今天依舊困局不改:結構性問題也。


個人以為主要是涉及娛樂模式之轉變:按舊時之選擇整體不像現在,未算千變萬化,因之大眾對觀影,當然多少有些需求。歐美日之市道就是如此帶起:到電視興起,電影先被刮走一部分觀眾;而體育比賽亦分散另一部分觀眾之注意力。到互聯網年代更加毋庸多言:連電視生存亦有困難,遑論電影也。

與電影、影院比較,電視劇之最大好處莫過於能免費去看,而且安坐家中即可也。(電視劇《ER》截圖)

而說到電視年代之競爭,則主要是電視所吸納者,主要是女性觀眾——女人通常追劇為主,且劇集之模式,合女性多些也。電影主力針對男人,則一點不奇怪:一般而言男主外女主內,綜觀各國皆如是也。超級大片所流行之元素,比如爆炸、飛車、炮彈之類,擺明就是男士之偏好也。

某些國家例如球賽之類,亦對影市有競爭之效果:德國為例子也。

球賽對電影亦是競爭對手,蓋因兩者皆是圖個娛樂而已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至於互聯網之情形則是:哪怕一個短片即可吸引大量觀眾,對比動輒需兩個小時篇幅之電影,電影之優勢在哪?當然網上短片很多缺乏內容,然網絡世界之邏輯是,並非好故事就有市場也。

至於荷里活之所以為例外,主要是靠拍超級大片維持局面,並且市場面向全球——歐、日影市辦不到也。而港產片過去經過一些人之努力,又如何?事倍功半也。


換言之就是電影倘作為一個娛樂模式,發展到今天,越加尷尬也。倘說電影作為一個媒介、模式,面臨被淘汰之厄運——早在電視興建之年代,電影或克服到一點東西;一對陣互聯網時,難走運也。

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

荷里活華裔之空間

按華人影壇成功打入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,該是自李小龍開始:此後半個世紀時間,進軍者無數也。只是成績或者尷尬些許:重點不是成功者少,而是成功立足者通常只有基於一原因,那就是功夫背景也。

這其實不難明瞭:長期以來世界各地對中國文化之興趣,大抵只限功夫:其他則各色別人種之人才亦足夠優勝,何時輪到華人哉?欲競爭大不易也。


個人以為倘是失敗典型,周潤發正是:觀乎1990年代中周潤發進軍荷里活起,其人似沒多少戲開拍。第一部為《血仍未冷》(《The Replacement Killers》),惟只是低成本製作;之後不是演僧侶就是些近似怪物之角色——於荷里活,周之演出選擇非常少也。

事實上這是與周潤發之定位有關:整體而言周是以演技派見稱,可是這只能算是普通演員。對比荷里活一群,一點不突出也:以美國社會長期對亞裔之態度,教周如何爭取機會?荷里活對類似周那樣演員,根本沒有需求也。

對周潤發而言,於荷里活,更大問題是周本非功夫演員出身:如此一來單靠演技,不足以與其他族裔演員相比也。(電影《血仍未冷》截圖)

而說到打入荷里活最為成功者當屬成龍:早於1980年嘉禾即為成龍推出《殺手壕》(《The Big Brawl》)一片進軍荷里活,可是失利告終;而且還要跌跌磕磕多年,至1995年出演《紅番區》後,成龍才算立足於荷里活市場。

回顧成龍打入荷里活之路,第一部片《殺手壕》失利或可歸咎於成龍當時於港產片還未夠當紅;亦因此到1995年《紅番區》於北美票房大賣後,前後倒花了十五年時間也。(電影《紅番區》截圖)

另成龍之師兄洪金寶亦曾打入北美市場,不過僅演出《過江龍》(《Martial Law》)一劇而已。

嚴格說來洪金寶在美國僅拍攝過《過江龍》一劇,未算是荷里活一分子也。(《過江龍》截圖)

而女演員中於奧斯卡最為成功者莫過於楊紫瓊:即在去年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。

當回顧楊紫瓊之電影生涯,最主要還是其之動作演員身份,才使其人在荷里活,獲得一些空間也。(CNN新聞截圖)

此外不得不提者尚有周星馳:以功夫為題材夥拍荷里活公司,製作出《功夫》一片。而此片,為周星馳暫時唯一荷里活作品也。

按其時周星馳選擇拍攝《功夫》,除因與荷里活合作,尚是出於周本人為功夫愛好者也。(電影《功夫》截圖)

當然,以上例子僅一部分而已:可是綜合來看,確實成功者寥寥也!


就如此看來亦不得不說是宿命:按要在另一地方市場成功立足,最關鍵是自身有何獨特賣點,要不然競爭力何來也?另一方面功夫於海外能廣為推廣,李小龍只算是發現者:當年李在美國生活期間見當地人普遍對功夫有興趣,才順水推舟創建自己風格也。只要當地人受得起才叫成功:正如向一個愛吃蘋果者推銷蘋果,蘋果才能賣出也。

亦有人認為問題是出於歧視:所謂歧視之背後是反映需求之問題。就如當年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拍攝《龍年》一片票房不好,一個原因在於普通美國觀眾,不會對唐人街幫派鬥爭有興趣也!同樣情形倘發生於亞洲,亦未必對美國當地之社會話題感興趣──就算有,亦看不懂也。

按美國每年製作之電影動輒逾千──多得觀眾吃不消也。哪怕是先進如歐、日,其作品於美國市場,一樣處邊緣地位──只有法國電影例外,蓋因法國為電影發源地也。

換言之就是撇除功夫,港產片或華裔電影,尚有生存空間乎?一言以蔽之,各國觀眾興趣才為關鍵:倘勉強推銷,事倍功半也。

港產片興盛之動力

港產片到底是如何一回事?究其實其興衰與海外票房有很大關係:以香港本土市場當然不足以支撐,蓋香港市場太小也。一般而言倘香港本土票房有二、三千萬,已是相當不俗:何況還考慮到現今娛樂之選擇亦不貧乏也。 比如早於半世紀以前,港產片主要是賣去東南亞,包括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