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

漫論中國影市

很多人說論票房最有希望還在中國,何也?大概是看在中國是個巨大市場——很多領域之商品皆如是。比如,奢侈品於全球,相當一部分為中國所買也;而買車亦暢旺非常——舉例有歐洲品牌曰瑪莎拉蒂,本來近乎殭屍企業,就因中國市場,鹹魚翻身也!

而電影市場亦是乎?從數字看似是證明:比如2008年以前,中國影市倘有兩億票房已算不錯;然近七、八年來,動輒可以有二十億——十億票房反而是強差人意也。

說中國市場重要重點是在於:一個品牌倘能成功立足於中國市場,有鹹魚翻身之果效也。像圖右者為瑪莎拉蒂:倘不明就裡,或會以為是什麼中國品牌,然事實上是,只是一個近乎殭屍之歐洲品牌,只因有中國市場,即鹹魚翻身也!(網主圖片)


竊以為中國電影市場大爆發,大概始於2007-08年:在此之前,根本沒多少電影有逾億票房,甚至連荷里活電影亦然。就自這段年份起情況有不同:破億之影片頻頻增多,由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以至國產片皆有也。比如,《阿凡達》曾一度於票房排行榜中第一名也。

應當注意者是能票房逾億者除荷里活,主要還是國產電影:其他國家電影鮮有破億,尤其日本,更無一部也。

而港產片人於中國市場裡嚴格上,是可歸納為國產電影:比如演員名單,通常港片中人僅佔一半也。

倘回顧回,《阿凡達》於中國大賣究其實與其作品質量關係不大:有云當強風吹起時,就連雞亦會飛起來也。(《阿凡達》電影截圖)


通常鮮有人提及中國電影市場有一很大特點,那就是在發展軌跡上,是先有電視,然後才有電影。這與先進之邦很不同:如荷里活是電影受到電視之崛起而深受壓力;日本說亦是先有電影黃金年代(至1970年代為止),之後電視劇流行(1990年代左右);歐洲則亦雷同——電影反而不及電視劇也。

中國之情形是很奇怪:正常既然有電視劇,則有必要另外付費,去外出觀影乎?除非電影有獨特賣點也。於是按理,該是中國電影永遠上不起來才是:電影動軏十多廿億票房,哪怕中國市場甚具規模,亦不該如此也。

所以中國影市有另一怪,那就是觀眾觀影前,是要先看影評:深怕物非所值也。而如何才物有所值?究其實亦難定論:起先炎黃子孫腦海一片混沌,不辨優劣,形成什麼電影都有票房;換轉是荷里活,除非是大片,才有賺錢之機會也。

中國電影市場一個奇怪地方是注重影評:主要因由在於倘沒什麼特別理由,普通觀眾寧可選擇追劇,亦不外出觀影也。(電影《泰囧》海報)


換言之就是中國之電影市場,整體是不成熟:亂象叢生,不可免也。而事實上其他商品市場亦是:最常見之情形是質量不佳也。反映在中國影市正是爛片泛濫:某些片是片商、投資者欲以小本賭一把,於是省得就省,以求小刀鋸大樹也。甚至到底這些影片適合炎黃子孫口味與否,片商亦不顧及:一個典型為抄襲日、韓也。

按小刀鋸大樹意圖最明顯者當為港產片:大概是港產片積弱多時,於是翻抄一些舊橋段,以為可吸引炎黃子孫,藉機翻身也。(電影《澳門風雲》截圖)

朋友或許會問:如何才為之成熟?拿先進之邦對照,歐、日市場早已一池死水,可以不理;學荷里活倒非不能,端看市場規模——只要有足夠收益保證到,就能效法也。

一個典型代表為吳京:一般認為《戰狼》是開端,可是第一輯尚未算大製作;要到《戰狼2》才是里程碑——吳京以荷里活之手法拍攝影片,於當其時,尚不被大家理解。至《戰狼2》一上畫,票房竟一路飆升,最終五十六億收官:從觀眾觀後反應看,四個字,熱血沸騰也。

於吳京拍《戰狼》系列時資金已是一大麻煩:一般投資者不相信中國學荷里活拍大片是有市場。而為此,吳京幾要變賣家產盡地一拚──弄不好,窮途末路也。(電影《戰狼2》截圖)

而兩年後《流浪地球》,亦開拓了另一天地:當其時同樣是沒人能理解,甚至差點找不到人參演。直到吳京加盟,又刷寫出新篇章:據吳京回應稱,過去中國拍科幻片一直沒人嘗試,可是總要有人踏出第一步也。

嚴格說來《流浪地球》並非吳京主持開拍:而是當時主創團隊眼見製作無以為繼時,才找來吳京助一臂之力也。(電影《流浪地球》海報)


於是乎中國電影市場即誕生一票房保證——吳京也。舉例吳京本人從影以來所累積之票房,長年居於首位;且其誇張程度,是其他人望塵莫及——單《戰狼2》、《流浪地球》兩部,已貢獻不少也。

站在荷里活角度,吳京其實不算什麼:吳京之成功主要是建基於中國所有電影人當中,只有吳京才掌握到電影市場之邏輯。而什麼邏輯?荷里活一套也。對比之下其他人,只是拍些小打小鬧──與電視劇無異也。可是另一方面,對於中國影視界,倘像吳京般仿傚荷里活拍大片,風險又確實太大──最主要問題是於先前,中國沒成功例子也。

換言之吳京之成功除是基於自己之膽識──人和也,天時、地利之配合更重要:對比歐、日,後兩者最大困難是她們缺乏龐大市場支撐,形成收益上,不容許學荷里活也。

對很多國家說,學荷里活最大難關究其實不在技術,而在市場──以她們之市場規模,不足以獲得龐大收益,何況能賣埠乎?(電影《侏羅紀世界3》截圖)


之前說過很多國家之影市都有一個興衰周期:且一旦衰落,通常不會復興。而且揆諸全球,就只有荷里活能擺脫此點:中國可以乎?只是當中國社會慢慢成熟起來時,娛樂種類增加,則屆時觀影能尚有市場乎?當由市場爆發年份開始計起,計算一下,大概好景不會有多少年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港產片興盛之動力

港產片到底是如何一回事?究其實其興衰與海外票房有很大關係:以香港本土市場當然不足以支撐,蓋香港市場太小也。一般而言倘香港本土票房有二、三千萬,已是相當不俗:何況還考慮到現今娛樂之選擇亦不貧乏也。 比如早於半世紀以前,港產片主要是賣去東南亞,包括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