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

影星之地位幾何?

按一般人之看法,影星彷彿很有社會地位。然會否流於片面?重點其實在於市場:電影有市場,影星才有生存空間。需求越大價值越高,如此才有地位也。於電影市場興旺時,影星身價百倍;一旦影市一蹶不振,乃不見多少天價明星也。


就以港產片論,真正有些地位之影星,通常是出道於港產片全盛期——最典型為「兩周一成」,即周潤發、周星馳、成龍是也。反之觀乎現今港產片,確實看不見有多少是真正稱得上影星:說明是「星」,前提是受矚目,甚至可呼風喚雨也。

舉一例子:近廿年除古天樂,實在舉不出尚有哪些港產片標杆人物。對比舊時不止周潤發、周星馳、成龍三人,當今委實差太遠也。(電影《竊聽風雲》截圖)

又如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,很多影星不一定是美國人:好些或來自英國、澳洲、加拿大之類。而在英、澳、加,其影市根本成不了氣候:當地電影人倘不選擇投身荷里活,沒發展機會也。

荷里活影星中最經典非史泰龍(Sylvester Stallone)莫屬:觀乎荷里活歷史,影星中名氣、級數能與史泰龍相比者不多,迄今亦是,蓋因史泰龍已是神級地位也。(電影《Rambo》截圖)

歐洲則法國電影尚有些市場在,電影人還有點地位:德、意等之情形是,不見有什麼電影明星也。

日本之情形則是明星拍電視劇成功些——拍劇才有地位也。

熟悉日本影視之朋友必知木村拓哉為何許人:然倘回顧其影視生涯,其代表作大致是連續劇居多,反而少有電影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
另一方面並非每一電影人都能名成利就:很多時候哪怕贏得拍片機會,一票房失利,永世不得翻身也。即如美國之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,有失敗作品在,投資者乃常對之有戒心也。當然要多看幾部才看到些眉目:又以Michael Cimino而言,就是連續多部作品失利也。

從整個行業角度看,電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:大家會見史提芬史匹堡拍出很多賣座作品,然大家都會忽略,與此同時,亦有千千萬萬個Michael Cimino也。

按像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那種失敗之電影人,於電影界中實平常不過:始終要像史匹堡般成功,萬中無一也。(網上圖片)


從很多成功之電影人看,尚有一個很重要因素是不能忽略:比如「兩周一成」,他們出道前都是受過訓練。成龍是學京劇出身——因此背景,起先由龍虎武師做起也;而周潤發、周星馳則是電視台訓練班出身——哪怕只算速成班,到底是個機會讓人打穩根基也。人之成功不是看表面:背後之訓練既相當重要,亦是常受人所忽略也。

當然不是說受過訓練就一定名成利就:然要成功,根底不可或缺也。

回顧成龍之電影生涯,其人小時受過之京劇訓練,才是成龍能立足於影圈之根本:道理很簡單,成龍在片中那些動作,多少是有小時習戲之成分在也。(電影《重案組》截圖)

同樣周星馳之演出亦非胡來:主要還是在電視台訓練班受訓時,已打下根基也。(電影《百變星君》截圖)

從另一角度看,倘電影沒市場,這些訓練班之存在價值又幾何?亦是大困難也:從歷史角度說,永遠是時勢造英雄也。且搞訓練班總得要成本:要前瞻性般預料到影視行業之興衰,實談何容易哉?行業不穩定也。

又以古天樂作例,其人很可能是眾多從電視台出身而名成利就之影星中,最後一代:之後整個影視圈缺乏如此訓練場所,亦因之新人走不上枱面,常為人所詬病也。能怪誰?搞訓練班總得要成本也。(電影《竊聽風雲2》截圖)


總之關鍵還是時勢:明星之所以是明星,市場需要而已。尤其當娛樂多元化以後一如現今,電影明星之地位,反而大不如前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港產片興盛之動力

港產片到底是如何一回事?究其實其興衰與海外票房有很大關係:以香港本土市場當然不足以支撐,蓋香港市場太小也。一般而言倘香港本土票房有二、三千萬,已是相當不俗:何況還考慮到現今娛樂之選擇亦不貧乏也。 比如早於半世紀以前,港產片主要是賣去東南亞,包括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