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

京劇對港片之貢獻

關於港產片之風光年代,通常鮮有人提及者是,港片之興盛究其實是與京劇有莫大關係。


比如,一些港片行業之中流砥柱是由學京劇起家:大抵是小時加入京劇團拜師學藝,刻苦多年,學成後即加入電影圈擔任龍虎武師。自1970年代李小龍打出名堂以來,功夫片盛行,正好為不少京劇演員提供生存空間,以至發展機會也。

京劇演員出身之影星以成龍與洪金寶最為知名。他們都是在1960年代拜師於旅港京劇導師于占元門下。且無獨有偶,二人之師兄弟不少亦在香港影壇創出一番天地。(電影《警察故事》截圖)

1988年成龍與洪金寶等為向師父于占元致敬,聯同嘉禾拍攝影片《七小福》,並獲得多個頒獎禮最佳電影獎。(電影截圖)

另一方面京劇元素亦為港片帶來不一樣之面貌:尤其一些特技動作,哪怕各國去模仿,有其形沒其神也。這甚至是很多其他範疇所不能比擬:說到要帶出獨特之一面,自成一格,並且享譽國際,似僅李小龍能相比也。

另一京劇出身之港片核心為林正英:他是於小時拜師於另一京劇名家粉菊花,至學成即加入影壇做龍虎武師以至武術指導。(電影截圖)

然那何以京劇起家即能於電影行業大放異彩?這就涉及到京劇之本質。

所謂京劇是指用國語演出之大戲:其中一大特色是動作方面較多著墨。一般說法為「唱念做打」:此中「唱」就是唱腔,不難理解;「念」是指念對白之功夫;「做」是表情、舉止方面;而「打」則當然是武打動作。

拿粵劇來對比:考粵劇動作不是不講究,沒京劇那麼鮮明也。且兩者相比,起碼京劇要追求有些功夫底,儘管只流於表面也。

倘說拍電影動作方面不得不講究,則京劇之一套對電影圈而言,實用非常也。

從圖中京劇演員之演出看,當知動作對於京劇演出效果,誠具決定性也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這顯然是一種偶然:莫說前無古人,根本是後無來者也。尤其以文化背景講,香港與京劇之間倘撇除港產片此段歷史,理應互不關連也。甚至乎以小說創作之想像力,亦不可能想到港產片之發展,竟會是如此也。

當然隨著電腦效果之普及,重複此段歷史亦是不切實際:只是倘香港亦大搞電腦特效,香港之一套對諸荷里活或其他地方,又能有什麼特色來?不容易創造出也。

嘉禾鬥邵氏之背後

當說到港產片史,少不免要提到邵氏、嘉禾之間之恩怨。那到底是如何?


嘉禾由創立起幾十年間,一直是用四個方塊拼圖作為公司標誌。同時圖案亦配上「登,登,登,登」作片頭音樂:據稱是顧嘉煇所創作。(電影截圖)

嘉禾創辦人鄒文懷。(網上圖片)

話說早於1970年,曾於邵氏擔任高職之鄒文懷(1927—2018),因不滿邵氏經營之一套,毅然出走,找來一群投資者注資,成立嘉禾公司。創立之時嘉禾並購入舊有電影公司之片場,更名為嘉禾製片廠──當時才新成立,什麼概念皆無,在經營方式上,難免東抄西仿也。

舉凡創業總必是艱難起步:一時間鄒文懷特意挖一部分邵氏人過檔嘉禾──其中表表者有邵氏當家演員王羽(1942—2022)。而王羽過檔嘉禾是有一段故事:原來是王羽本身亦與邵氏關係鬧僵,且其人加盟嘉禾後首作《獨臂刀大戰盲俠》,還被指與邵氏王牌作品《獨臂刀》有版權衝突,迫使嘉禾與邵氏間展開一場官司戰也。

倘回顧過去,嘉禾《獨臂刀大戰盲俠》確是仿邵氏痕跡太明顯。然古往今來抄襲者於商業競爭中,哪怕事涉道德、法律問題,生存時所不可免也。圖為王羽演出《獨臂刀》。(電影截圖)

始終抄襲邵氏總非長久之計:於是嘉禾先大膽嘗試,禮聘李小龍加盟(嚴格說是合作多一些,即嘉禾與李小龍共同注資一家公司,蓋因以李小龍之地位,嘉禾得花不少於薪酬上也),闖出一片天下;至不幸李小龍去世,嘉禾頓陷困境,幸而過一年即1974年,成功招攬許冠文加盟,為嘉禾及時止血。接著尚有其他影星──舉例有洪金寶。

按許冠文加盟嘉禾是有一段背景:話說許本為邵氏演員,曾向邵逸夫提出請求一片之拍攝,被邵嫌劇本差拒拍;結果嘉禾見縫插針,把許冠文拉攏過來並開拍此片。而該劇本為《鬼馬雙星》,於當年亦破票房紀錄也。(電影《天才與白痴》截圖)

按嘉禾之一套經營本質是如此:注資大明星自組之小公司,以免去薪酬上之負擔。這種辦法早於1970年代盛行於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:本來荷里活普遍是邵氏一套,大公司形式經營,其製作彷彿工廠生產線,養著大群員工,不停拍攝影片。然長此以往成本是大問題:隨著1970年代電視興起,電影受到競爭,驅使荷里活採用更靈活方式經營。嘉禾與鄒文懷,正是參考此一經驗,以與邵氏平起平坐也。

作如是辦毫無疑問優點是省成本,然舊有一套其實亦不無好處:比如電影從業員工作會較穩定。倘在新制下除非是大明星,從業員分分鐘,只能打散工也。至於新人欲冒出頭亦不是不行,靠偶然也。

究其實凡事都是一體兩面:對大明星或大導演而言,於行業裡叫價能力高,新制固然是福音。倘名氣差一些,反而於舊制下才有生存空間:反正叫價能力就只如此,沒辦法也。

不論如何最後之結果是,一邊是邵氏沒法適應新制,堅持因循守舊,終不敵各競爭對手(他們普遍採用新制),黯然退出市場也。另一邊則是嘉禾因仿傚荷里活制度,越做越大,甚至衝出國際──能與荷里活合作也。

說到嘉禾於荷里活最成功之表表者,莫過於1990年代成龍主演之《紅番區》:於美國上映首周,即獲得逾千萬美元票房。(電影截圖)

至於嘉禾後來之狀況較多是自身之問題:港片市道不景尚是其次,或是鄒文懷本人於1990年代不務正業,在其他方面投資失利,使嘉禾深受牽連。而其他股東之去世亦使嘉禾喪失經營靈魂──以鄒文懷之年紀不是辦法,最後還賣盤,告老歸田也。

按現今嘉禾尚在經營當中未有倒閉:只是轉型成經營影院也。可是以香港市場之規模與狀況(嘉禾香港以外院線甚少,連中國內地之業務亦全數被賣走),其能久乎?天曉得也。

電影票房差之代表

舉凡拍電影總會有一疑惑,那就是票房一定很重要乎?按已故著名導演楚原曾言,於電影圈什麼都不是罪,死罪只有一條,就是票房差。其人何出此言?原來是楚原出道多年曾拍過不少賣座電影,哪知人到晚年作品票房江河日下,致再沒人找他拍片,最後只能瑟縮於電視台度過餘生:大概回顧自己過去嚐盡世態炎涼,於是出此言也。

按楚原(1934—2022)本人曾效力過多家電影公司,然廣為人知者是於1970年代為邵氏拍過多部賣座電影。哪知自1980年代起多部作品賣座不再,據說楚原準備開新戲時,突被邵氏勒令停拍,儘管其時一切準備就緒也。(電影截圖)


惟個人以為因電影票房失利而斷送導演路,則不得不提起美國之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:當年曾因拍片票房慘敗,害得所屬電影公司倒閉,此後幾乎無戲可拍也。

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,1939-2016)出身於大城市紐約,畢業後由廣告公司做起,一度做到廣告片監製。

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,攝於1970年代。(網上圖片)

西米諾第一部執導電影為1974年《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》,以四百萬美元預算,斬獲2500美元票房;1978年又憑《獵鹿人》(The Deer Hunter),用1500萬美元預算,獲4900萬美元票房進帳,同時還贏得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獎、最佳導演獎(米高·西米諾本人)、最佳男配角獎、最佳剪輯獎和最佳混音獎共5項大獎。

《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》電影片段。(電影截圖)

電影《獵鹿人》海報。(網上圖片)

而西米諾電影生涯之關鍵點為於1980年執導《天堂之門》(Heaven's Gate):以美國西部為故事背景,4400萬美元預算,票房僅收350萬美元,堪稱慘烈。所為何事?當時有指是電影拍攝時四度超支,電影公司介入,被西米諾本人拒之門外──於剪接期間甚至把剪接室上鎖,不許任何人進入。欲拍得嚴謹是一回事,反應不如人意則是另一回事:電影公司尚未來得及究責,竟即破產收場──從世界史上看,僅見也。

當年《天堂之門》上映時劣評是一面倒,然時至今天,亦開始有人對此片來個不一樣之評價。(網上圖片)

自此西米諾本人要到五年後即1985年,才有新作推出──一部名為《龍年》之電影,講述紐約唐人街黑道販毒之故事。上映後票房同樣強差人意:1800萬美元進帳,然成本卻達2400萬美元,擺明賠本;一般人認為是其時出於部分亞裔指斥此片種族歧視,引起不良印象也。

回顧《龍年》票房失利,與其說涉及種族歧視,不如說是基於一般美國人對唐人街之故事缺乏興趣也。(網上圖片)

之後一直至1996年,西米諾僅執導了三部片,而最後一部《The Sunchaser》,甚至連票房亦幾乎沒有。

《The Sunchaser》海報:當年此片首映時,僅能上畫一周而已。(網上圖片)

之後大半生西米諾只能把重點放於小說創作;電影項目則基於過去之慘澹,再沒投資者肯支持。而其人甚至乎過著隱居生活,直至去世為止──其間還怪得走去整容,彷彿精神失常也。

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

李小龍之死非離奇

當談到李小龍時很不幸,少不免涉及到李小龍之死:過去坊間一直把李小龍之死說得好像撲朔迷離般,當真乎?


究其實李小龍早於拍攝電影《龍爭虎鬥》時即曾多次感到不適,還一度陷入昏迷;至入院後獲救,清醒過來,據說即對醫生指自己在片場暈倒後,就甚麼都不知道矣。(電影截圖)

李小龍實際死亡之地方為九龍塘碧華閣,為一女星之寓所:時為1973年夏,李小龍與嘉禾老板鄒文懷前來洽談電影合作事宜,並且順便小休。就如此,李小龍一休不起也。(中原地產圖片)

究其實李小龍之死沒什麼大特別:竊以為是李小龍本身練功夫,而打功夫自不免有傷患,由外傷到內傷皆有。通過服藥是能有效治療,惟不可避免會引發些副作用:根據當時死因研究庭判決,李小龍之死因為對止痛藥產生高度敏感引致腦水腫,而解剖時亦發現其腦部有瘀血、動脈瘤──為藥物之副作用也。(根據與李小龍合作過之美國演員Carlos Ray Norris稱,李小龍真正死因是早年練功時重傷,需長期服用肌肉鬆弛劑,之後再加上服用止頭痛藥物,產生化學效應。)

如此看來,根本不值得大肆炒作:儘管死亡之事情本質比較敏感、尷尬,其原因於大多數例子裡,實平常不過。尤其李小龍之情形,更加是也。

而日後還更為諷刺:話說李小龍之兒子——李國豪,亦是拍片時發生意外而死。且當時,只是拍槍戰戲而已:始終是高風險,總會百密一疏也。

李小龍、李國豪墳墓,位處美國之西雅圖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由此即引申出一個兩難:舉凡拍電影需要有動作,如此電影才會好看——從世界各地經驗看,確如是。然演出動作多少難以避免意外:演員拍片受傷倘是家常便飯,則本質上任演員者,賭命也。

一般情況下尤其是動作演員,保險公司一般拒絕受保:大額賠償實當可預期,作為保險公司講,極高風險也。

說到危險動作,不得不提1983年嘉禾電影《奇謀妙計五福星》,其中一段有穿著滑輪鞋跨過甲蟲車之車頂──哪著用麻繩綁著,站在安全角度,聊勝於無也。(電影截圖)

尚有類似例子為2000年同樣為嘉禾電影之《東京攻略》,亦包含很多危險動作,比如爆炸,或從高處躍下之類也。(電影截圖)

才獲得奧斯卡影后不久之楊紫瓊,於1995年拍攝動作片《阿金》,就在一場跳躍戲中摔傷脊骨,幾乎引致終生癱瘓。因之當電影上畫時,導演還特意加插此段受傷場景向楊表示致敬也。(電影截圖)

換言之就是電影行業——或廣義曰影視行業,是冒著生命風險去發展、運作也。倘不搏,電影賣點難尋:普通劇情描述電視劇已能給,何需電影?而當搏,那怕做足預防措施,總有弄出人命之風險也。

當然今時今日電腦效果技術一日千里,危險動作到底有否拍攝之需要,是另外問題也。

之不過不論如何,作為動作演員一如李小龍者,敢於不惜代價奉獻一個行業,某程度是值得尊敬——總比一些偶像派、奶油小生好得多也。

李小龍與大片興起

很艱難來本博客第一篇——儘管是艱難,總得有個開始也。之不過本博客是專講影視史,那又從何寫起?不妨寫李小龍。


關於李小龍之生平光網上資料即一大堆,在此不再贅:本篇之重點是李小龍在影視史之地位。然則如何著筆?或從1970年代李小龍由美國歸港時說起。

原來話說當年李小龍返港發展時,曾先打算由加入邵氏起步,只是邵氏嫌李小龍薪酬不菲,乃談不成。反而後來李小龍獲當時為初創企業之嘉禾招攬:以小企作踏腳點開創銀色旅途,誠意想不到也。而至於何以邵氏嫌貴?原來是當時李小龍提出一條件,那就是作品製作費最少要有一水平(說是六十萬港元,以當時生活水平講,天價也),非人人能吃得消也。

於嘉禾招攬李小龍時,基於李小龍製作費要求,加以當時嘉禾只是初創,實力不足,乃以合作形式成立協和電影,專針對李小龍電影之製作。(維基百科圖片)

按此段古到底是何回事?竊以為這牽涉到爆款大片之概念。

所謂爆款大片簡單說就是像《大白鯊》、《星球大戰》、《侏羅紀公園》、《阿凡達》之類作品──以相當製作費確保有感官刺激之效果,而此等效果,只有在影院才能感受到也。

早於1977年上映之《星球大戰》,為日後科幻與爆款大片下了里程碑式定義。(電影海報圖片)

另一部典型大片為1977年之《侏羅紀公園》,為求逼真效果還不惜下重本,並大模使用電腦特技效果──於當時屬劃時代也。(電影截圖)

出現此等大片主要是於1960-70年代電視之普及,電影面對電視劇之競爭:要做到比電視劇體驗更獨特,電影才有存在價值。否則對廣大觀眾,倒不如安坐家中收看電視劇:始終觀影是要付費,而看電視劇,頂多買電視之費用而已。

李小龍大概是在美國期間,由普通生活以至到參與影視演出,逐漸發現爆款大片之概念,加以結合功夫,乃自成一格也。

李小龍第一部功夫電影為於1971年上映之《唐山大兄》,以獨門功夫帶給當時觀眾前無古人之刺激,收320萬港元。(電影截圖)

李小龍後期有部為《猛龍過江》,甚至遠赴歐洲之羅馬鬥獸場拍攝,並大收500多萬港元──大概是基於前作之成功,乃勇於下重本也。(電影截圖)

對此正是邵氏所沒意識到:他們之想法是確保電影院有否足夠電影供應,乃不停生產電影,管他電影質量如何。而成本是關鍵:廉價製作之作品,哪能有大片之效果?可是當年大片之概念確實比較超前:對於老派之邵氏說,簡直匪夷所思也。

而因此哪怕李小龍成功殺出一條大片路,邵氏亦未必會懊悔也。

港產片興盛之動力

港產片到底是如何一回事?究其實其興衰與海外票房有很大關係:以香港本土市場當然不足以支撐,蓋香港市場太小也。一般而言倘香港本土票房有二、三千萬,已是相當不俗:何況還考慮到現今娛樂之選擇亦不貧乏也。 比如早於半世紀以前,港產片主要是賣去東南亞,包括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