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

電影票房差之代表

舉凡拍電影總會有一疑惑,那就是票房一定很重要乎?按已故著名導演楚原曾言,於電影圈什麼都不是罪,死罪只有一條,就是票房差。其人何出此言?原來是楚原出道多年曾拍過不少賣座電影,哪知人到晚年作品票房江河日下,致再沒人找他拍片,最後只能瑟縮於電視台度過餘生:大概回顧自己過去嚐盡世態炎涼,於是出此言也。

按楚原(1934—2022)本人曾效力過多家電影公司,然廣為人知者是於1970年代為邵氏拍過多部賣座電影。哪知自1980年代起多部作品賣座不再,據說楚原準備開新戲時,突被邵氏勒令停拍,儘管其時一切準備就緒也。(電影截圖)


惟個人以為因電影票房失利而斷送導演路,則不得不提起美國之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:當年曾因拍片票房慘敗,害得所屬電影公司倒閉,此後幾乎無戲可拍也。

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,1939-2016)出身於大城市紐約,畢業後由廣告公司做起,一度做到廣告片監製。

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),攝於1970年代。(網上圖片)

西米諾第一部執導電影為1974年《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》,以四百萬美元預算,斬獲2500美元票房;1978年又憑《獵鹿人》(The Deer Hunter),用1500萬美元預算,獲4900萬美元票房進帳,同時還贏得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獎、最佳導演獎(米高·西米諾本人)、最佳男配角獎、最佳剪輯獎和最佳混音獎共5項大獎。

《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》電影片段。(電影截圖)

電影《獵鹿人》海報。(網上圖片)

而西米諾電影生涯之關鍵點為於1980年執導《天堂之門》(Heaven's Gate):以美國西部為故事背景,4400萬美元預算,票房僅收350萬美元,堪稱慘烈。所為何事?當時有指是電影拍攝時四度超支,電影公司介入,被西米諾本人拒之門外──於剪接期間甚至把剪接室上鎖,不許任何人進入。欲拍得嚴謹是一回事,反應不如人意則是另一回事:電影公司尚未來得及究責,竟即破產收場──從世界史上看,僅見也。

當年《天堂之門》上映時劣評是一面倒,然時至今天,亦開始有人對此片來個不一樣之評價。(網上圖片)

自此西米諾本人要到五年後即1985年,才有新作推出──一部名為《龍年》之電影,講述紐約唐人街黑道販毒之故事。上映後票房同樣強差人意:1800萬美元進帳,然成本卻達2400萬美元,擺明賠本;一般人認為是其時出於部分亞裔指斥此片種族歧視,引起不良印象也。

回顧《龍年》票房失利,與其說涉及種族歧視,不如說是基於一般美國人對唐人街之故事缺乏興趣也。(網上圖片)

之後一直至1996年,西米諾僅執導了三部片,而最後一部《The Sunchaser》,甚至連票房亦幾乎沒有。

《The Sunchaser》海報:當年此片首映時,僅能上畫一周而已。(網上圖片)

之後大半生西米諾只能把重點放於小說創作;電影項目則基於過去之慘澹,再沒投資者肯支持。而其人甚至乎過著隱居生活,直至去世為止──其間還怪得走去整容,彷彿精神失常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港產科幻先天難產——鐵甲無敵瑪利亞

先前第一篇電影專文為《英雄本色》,那第二篇?突然聯想到港產片有一部算是科幻片之表表者——《鐵甲無敵瑪利亞》。 當然說表表者只是限於香港:毫無疑問對很多人,根本對此片缺乏印象也。而且這不奇怪:正常而言拍科幻片對香港,太奢侈也。並非技術之問題:資金之匱乏也,而這,則是因為缺乏市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