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現此等作品主要是基於半世紀前,電視興起,對電影構成強烈競爭:電影商倘欲留住觀眾,或可減票價,然收入不免少一大截也。那尚有何選擇?以獨特體驗、效果之類該是出路:電視所提供不到也。
而說到大製作,按其實早於電影誕生之時就已有:問題是通常只是間歇性。不難理解:成本問題也。然倘真拍,於二次大戰時好萊塢(下稱荷里活)就有戰爭片──取其場面真實也;其間亦有關於聖經之故事──背景不外乎古羅馬帝國之類也。
早期荷里活之大製作通常不外乎戰爭,或聖經之故事:最著名者為1959年拍攝之《賓虛》(《Ben-Hur》),以古羅馬帝國為背景,當年於奧斯卡斬獲11項大獎。(電影截圖) |
然一般認為真正里程碑是1975年拍攝,史提芬史匹堡(《Steven Spielberg》)執導之《大白鯊》(《Jaws》):此片最廣為人知者是當年大賣同時,衍生出相關電影之紀念品。日後亦陸續有大片彷效如此行銷手法也。
倘回顧一下,《大白鯊》之內容究其實不如何傑出:主要是賺個感官體驗,刺激一下觀眾神經,如此而已。這就好比吃麥當勞吃炸薯條、喝杯汽水:薯條、汽水沒啥特別,圖個暢快感覺耳。(電影海報) |
另邊廂另一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(George Lucas Jr.),於1977年執導《星球大戰》(《Star Wars》),就更加是里程碑。它是有史以來最賺錢之電影之一,尤其佔一大部分,是其相關周邊及玩具之銷售。
所謂《星球大戰》顧名思義,就是講太空戰爭之故事:倘拍出有水準之效果,大概就要構思一些夠壯麗,具震撼性之效果也。(電影海報) |
早期基於製作技術限制,大片製作成本通常不菲。即使隨著日後電腦技術進步,相關技術亦受制於成本,對片商講,依然無濟於事。幸好亦有些成功例子當急先鋒:例如1993年同樣由史提芬史匹堡導演之《侏羅紀公園》(《Jurassic Park》)。
按《侏羅紀公園》一片為全球第一部廣為使用電腦特效製作之大片:於其時此片於奧斯卡獲得了三項大獎,分別為「最佳視覺效果」、「最佳音效剪輯」以及「最佳混音」。
從本質講《侏羅紀公園》既為說大恐龍之故事,當為最適合製作成大片也。(電影截圖) |
至於2009年之《阿凡達》(《Avatar》),還是世界第一部3D效果電影:官方當時公佈此之製作費為2.37億美元,可見此片為求優異畫面質感,代價不可謂不大也。
從故事人物之造型看,《阿凡達》顯然是不講究電腦特效不行也。(電影截圖) |
當然以上只是舉一小部分例子:大致是最具代表性也。
綜觀半世紀以來荷里活之發展,大致是如此格局:每年荷里活會拍攝逾千部電影,其中三十多部為大片,其他都是些小成本製作──姑且稱曰小片也。如此多作品,不難想像美國影市競爭會是如何激烈:一般美國院線上映者大片優先,蓋因號召力足夠也;而餘下之那些小片,往往只能於電視、互聯網等頻道放映——弄不好,連播放之機會亦無也。
茲舉一例:之前提過之米高·西米諾(Michael Cimino,1939-2016),其執導生涯最後一部片《The Sunchaser》,僅上畫一周,即改於電視頻道播放也。
毫無疑問如此一來,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之局面是不可免:最主要困難是在於,以大片作為吸引觀影人潮之手段,止至目前,並無另外可能模式取而代之。這是不難理解:正常人倘能選擇,要花錢走進影院觀影,總得需要合理理由。倘僅單純看個故事,何不選擇追劇?又或者,各種娛樂模式選擇亦有不少:倘在美國,進場看NBA球賽亦是選擇也。
話說史提芬史匹堡、喬治盧卡斯於2013年曾不約而同表示,大片模式終歸會走到盡頭:然於今一看,大片依舊是主流。二人看法有誤乎?關鍵是另類之競爭模式,難尋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