竊以為如此看法大概是出於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之觀念:電影一般是外出才觀看,而此點上,男人之世界也;反之電視劇通常是安坐家中收看,而女人在料理家頭細務之同時,順道開電視收看連續劇,順理成章也。
![]() |
舉一例子:自1970年代許氏兄弟出道以降,其作品之故事不外乎圍繞幾個男士之間之交手、矛盾,反而偶有女士參演,多配角性質也。(電影《天才與白痴》截圖) |
![]() |
尚有是李小龍:想必以李之作品性質,不會是女性觀眾之喜好也。(電影《唐山大兄》截圖) |
亦因如此,電視劇在內容上,質量一般不如電影:亦的而且確,女人之故事大體不外乎爭男人、爭風吃醋之類——大多劇集是如此內容也。除非寫些爭權、爭利之類,故事才有條件寫出深度——比如《三國演義》、《雍正王朝》之類觀其內容,肯定遠勝於婆婆媽媽之《還珠格格》也。
然偏偏又不幸,男人味道較濃之作品放諸電視劇,就會較為尷尬:一般女人沒興趣欣賞也。相反在電影世界,像《英雄本色》、《龍虎風雲》一類型作品,主演者還幾乎沒女人:予女人觀看,女人或感不舒服也。可是另一方面,《英雄本色》、《龍虎風雲》在內容上,肯定比一般電視劇優勝得多也。
![]() |
通常少人指出者是,三色台劇集內容傳統是以女士為主軸:就如1982年有部曰《星塵》,其故事是以真實女明星之生平改編(涉及好幾位),可是如此內容會有什麼營養?只能流於花邊也。(劇集《星塵》截圖) |
![]() |
按1987年周潤發演出兩部作品:《秋天的童話》和《龍虎風雲》。其中前者比較女性化,而劇情上並沒什麼結構可言,反不及後者寫得簡單之餘又乾淨俐落也。且應當注意者是,《龍虎風雲》幾乎是沒女演員參演也。(電影《龍虎風雲》截圖) |
話說在美國,早於電視崛起之年代,電視劇通常會是某一產品冠名贊助——肥皂是也。而肥皂者,女人照顧家庭時所用也——一般肥皂生產商在宣傳肥皂產品時,為求精準營銷,乃向電視劇播放時段埋手也。
稱電視劇作「肥皂劇」,亦是如此而來——多少是有貶義,意指內容上不堪入目也。
![]() |
按其實不但肥皂,比如什麼清潔劑、洗衣粉之類,亦是贊助電視劇之常客也。(網絡圖片) |
現在亞洲各地有不少人收看韓劇,然究其實,韓國很多連續劇都是針對女性觀眾而拍:於內容上,其實皆流於淺薄也。就以筆者看來迄今韓劇只有一部較為像話,為《村莊》——且個人認為,劇情上有點質量其實僅偶然也。
事實上當回顧過去,電視劇對電影之最大影響,莫過於拉走大量女性觀眾:正常對女士說,倘只是留在家裡就可收看時,何必特意外出觀影哉?多此一舉也。
![]() |
按韓國之電視劇以至韓貨究其實,賣點都比較偏向女性:可如此一來,格調與檔次整體差得多。反映在劇集上,鮮有具質量之故事也。(韓劇《村莊》截圖) |
進一步說,女性在電影圈大體少有傑出例子:歷年以來專以女人作題材之電影,或女人執導者,通常是沒票房。演員方面則請恕筆者淺陋,亦不見有女演員是票房保證——綜觀世界各地,票房保證者,清一色男演員也。
反而電視劇女演員才有發揮空間:於世界各地,女演員當收視保證倒有不少例子也。又或者任編劇、編導:通常韓劇最明顯也。
![]() |
倘舉香港作例子,非汪明荃莫屬:年青時代於三色台,即已為收視保證也。(劇集《千王群英會》截圖)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